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脊柱融合术超前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脊柱融合术患者60例分为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和对照组,各30例。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在手术切皮前15 min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对照组静脉注射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患者术后4、8、12、24及48h进行镇痛评分,并记录术后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及VAS〉5分时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镇痛的应用情况;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对两组术后5、10、20、30 min及1 h进行镇静评分;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术后4、8、12、24及48h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术后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有5例使用哌替啶50 mg,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无一例额外给予镇痛药物。两组术后5、10、20、30 min及1 h 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用于脊柱融合术,能减少辅助镇痛药用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ti)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血栓素B2(TXB2)水平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年龄65~85岁,随机分为4组(n=20)。U1组:Uti5000U/kg;U2组:Uti1万U/kg;U3组:Uti2万U/kg;C组:同体积0.9%NaCl溶液对照。分别于术前(T1)、术毕(T2)、术后1d(T3)、2d(T4)、3d(T5)5个时间点抽血检测TXB2水平,并于术后3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与T1比较,C组T2-5时,U1组T2-4时,U2,U3组T2时TXB2水平均升高(P〈0.01);与C组相比,U1组T2-3时、U2,U3组T2-4时TXB2水平降低(P〈0.01);与U1组比较,U2,U3组T2-4时点TXB2水平降低(P〈0.01)。C组术后3天有8例发生深静脉血栓(40%),U1组有2例(10%),U2,U3组未发生。结论:Uti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TXB2释放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D-二聚体(DD)、血栓素B2(TXB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无血液系统疾病(包括凝血功能障碍)的ASAI~Ⅱ级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I组)、乌司他丁30万U组(Ⅱ组)、乌司他丁60万U组Ⅱ组)、乌司他丁1D0万U组(IV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T1)、术毕(T2)、术后3h(T3)、术后12h(T2)和术后24h(T5)采血测定DD、TXB2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术前比较,4组患者T2~115时DD水平升高(P〈0.05)。I、Ⅱ组T2~T5时TXB2水平升高(P〈0.01).Ⅲ和IV组T2~T3时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T4~T5时逐渐升高(P〈0.01);与I组比较,Ⅱ、Ⅲ、IV组T2~T2时DD水平降低(P〈0.01),Ⅱ组T:~T3、Ⅲ组和IV组T2~T2时血浆TXB2水平降低(P〈0.01);与Ⅱ组比较。Ⅲ、IV组T2~L时DD、TXB2水平降低(P〈0.01)。结论术中静脉滴注60~100万U乌司他丁,可在一定时间内降低患者血浆DD、TXB2水平,改善其围术期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ti)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血栓素B2(TXB2)水平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 级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年龄65 ~ 85岁,随机分为4组(n=20)。U1组:Uti 5 000U/kg;U2组:Uti 1万U/kg;U3组:Uti 2万U/kg;C组:同体积0.9%NaCl溶液对照。分别于术前(T1)、术毕(T2)、术后1 d(T3)、2 d(T4)、3 d(T5)5个时间点抽血检测TXB2水平,并于术后3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与T1比较,C组T2-5时,U1组T2-4时,U2,U3组T2时TXB2水平均升高(P<0.01);与C组相比,U1组T2-3时、U2,U3组T2-4时TXB2水平降低(P<0.01);与U1组比较, U2,U3组T2-4时点TXB2水平降低(P<0.01)。C组术后3天有8例发生深静脉血栓(40%),U1组有2例(10%),U2,U3组未发生。结论:Uti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TXB2释放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早期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在脑干出血患者中的护理与预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9例脑干出血患者,经呼吸机早期辅助机械通气+综合性治疗,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疗效。结果经早期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加强护理,17例病情好转出院,10例自动出院,12例院内死亡。结论在脑干出血早期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的患者中,提高护理水平,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雾化吸入利多卡因用于颈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气管插管时表面麻醉的效果.方法 颈椎骨折并发高位截瘫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n=32),雾化吸入组: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喷雾联合环甲膜穿刺组:咽喉部喷雾联合环甲膜穿刺注射2%利多卡因,随后于FOB引导气管插管前15 min,两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1 mg/kg、芬太尼1 μg/kg.FOB引导气管插管期间,评价气管插管条件,监测MAP、HR、ECG及SpO2.结果 与喷雾联合环甲膜穿刺组相比,雾化吸入组气管插管条件满意率和FOB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率明显提高,心律失常及不良记忆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颈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有助于改善FOB引导气管插管的条件,且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术后疼痛是手术患者重要忧虑的关注点,良好的术后镇痛治疗可以降低术后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术后镇痛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药物种类越来越多,芬太尼为阿片类麻醉镇痛药,常用于术后镇痛,但有药物蓄积及药物±赖,曲马多有眩晕呕吐的不良反应,布托啡诺是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1],近年来已广泛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Bowdle等[2]报道布托啡诺可拮抗芬太尼所产生的呼吸抑制.研究旨在观察比较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与单用芬太尼及曲马多对脊柱融合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