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粉尘作业工人离尘后患矽肺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多称之谓“晚发矽肺。”但离尘后究竟要观察多少年?其发病与接尘时间、粉尘性质的关系等都有待探讨和认识。 本文拟对我区1965~1983年来矽肺发病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脱尘工人“晚发矽肺”发生发展规律和矽肺迟诊的原因,为进一步做好矽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目前GMP技术改造中有关特殊情况下的洁净级别、洁净区地面处理、防止空气倒流措施、非无菌药品直接接触药品的塑料包装清洗灭菌、洁净区空间消毒等八个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川东前胡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伞形科前胡属植物国产近30种,药用的7种2变种。我们在1983~1987年对四川东部万县、涪陵和黔江地区前胡属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及药用情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6种1变种,其中2种的药用情况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5.
近5年来,笔者运用自拟的益肾活血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临床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23例病人均系门诊病人。年龄最小22岁,最大63岁,其中35~53岁占18例,54~63岁占5例。男性15例,女性8例。病程最短2月,最长8年。2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本症症状和体征,并全部作CT检查确诊。2 治疗方法基本方组成: 鹿角胶12g(另烊)  阿 胶10g(另烊) 狗 脊20g 牛 膝30g 三 七3g(研吞) 当 归10g 川 芎12g 红 花4g 地 龙4g 赤 芍10g 白 芍10g 鸡血藤20g 鸡内金12g若湿重加苍术10g,薏苡仁12g;气虚加黄芪15g;血虚加…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中益气丸中甘草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测定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中甘草酸的含量,便于控制其制剂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HYpersil ODS柱(4.0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为25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在50~250μg/mL范围内,甘草酸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为99.31%.结论:HPLC法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服务构成要素的理论,从健康服务体系视域,对WHO有关康复服务的政策架构与行动战略进行系统的内容分析,探讨WHO国际康复政策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康复政策架构以及行动战略的核心内容。方法 WHO发布的康复相关政策文件包括《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行动指南》《康复指标清单:康复监测和评估架构配套的工具》和《康复现状系统评估配套工具(STARS):康复信息收集模板(TRIC)》,形成国际康复政策体系。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方法,根据WHO健康服务构成的六大要素,即领导力和治理能力、筹资、健康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医药技术、健康信息系统,详细分析国际康复政策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政策架构以及行动战略的核心内容与康复服务优先发展领域。结果 现代康复服务政策核心依据WHO有关构建以人为本的健康服务、关注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的理论,依据《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的功能、残疾和健康理论,明确发展康复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三,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即“全民健康覆盖”的重要路径。系统分析了领导力和治理能力、筹资、健康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医药技术、健康信息系统六大领域,WHO的国际政策架构、行动战略以及发展内容与优先领域。WHO倡导制定国家康复规划,建立与完善康复治理结构并发展康复治理能力,采取多种途径为发展康复服务筹资。将康复融入现代健康服务体系,在健康服务连续体中提供不同层次的康复服务,在健康服务体系中构建康复服务体系,培训专业人员,建立服务信息网络,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覆盖率,关注重点领域和优先项目,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将辅助技术作为医药技术领域纳入康复服务体系。在健康信息系统中,收集有关功能和康复需求的信息以及康复服务结果和影响的数据,并开展基于循证的康复政策系统研究。结论 基于健康服务体系六大构成要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研究了国际康复政策架构。现代康复发展的理念是要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发展康复必须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健康服务体系,并且关注社会决定因素。发展康复是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国际康复的政策体系围绕康复领导力和治理、康复筹资、康复人力资源、康复服务提供、康复相关医药技术以及康复与健康信息六大领域,从理论与政策、政策行动、实施工具和路径(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效果评估)三个层级,构建了康复发展的政策和行动战略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与工具的体系。实施WHO康复政策,需要采取如下行动:加强康复服务领导力、治理、规划和协调能力;构建合理的康复筹资机制,为康复筹措必要资金;健全康复人力资源培养与保障机制;提升康复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康复服务提供能力并改善服务质量;提高辅助产品和辅助技术服务的质量与可及性;建立涵盖功能、残疾和康复的健康信息系统并开展康复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脑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iTBS)对双侧大脑运动皮质M1区兴奋性的影响及持续时间。方法根据刺激部位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20例青年健康受试者分为左侧小脑iTBS组和右侧小脑iTBS组,每组10例。所有受试者在进行所属组别的刺激模式干预前,先测量双侧大脑M1区静息运动阈值(RMT)及运动诱发电位(MEP),于刺激后40 min内的8个时间点(5、10、15、20、25、30、35、40 min)分别测量双侧大脑M1区MEP,并分析MEP波幅在干预前后的变化以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①iTBS作用于左侧小脑可引起右侧大脑运动皮质兴奋性增高,该作用在刺激结束5~15 min内开始出现,至少可以持续到刺激后25 min(P<0.05)。刺激后35 min的MEP较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TBS作用于左侧小脑后,左侧大脑M1区MEP波幅有下降趋势,但各时间点ΔMEP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iTBS作用于右侧小脑后,左侧大脑M1区MEP波幅有上升趋势,但各时间点ΔMEP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iTBS作用于右侧小脑后右侧大脑M1区MEP波幅有下降趋势,仅刺激后30 min时的ΔMEPN较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的ΔMEP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BS作用于小脑可引起对侧大脑运动皮质兴奋性增高,效果可维持至刺激后25 min;可使同侧大脑运动皮质兴奋性下降,且其效果可持续至少30 min。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新型钩线系统用于孤立性肺小结节胸腔镜(VATS)术前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术前CT引导下肺小结节定位的92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63例患者(63个肺小结节)采用CT引导的带钩钢丝定位(A组),29例患者(29个肺小结节)采用CT引导的新型钩线系统定位(B组)。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A、B两组病例的定位手术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VATS手术,A组有2例定位器脱落,B组有1例定位器脱落,两组定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6.8%和96.6%,P=1.000);B组患者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和17.5%,P=0.04);两组的平均定位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2.5min和13.2min,P=0.222),两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立性肺小结节VATS术前应用CT引导新型钩线定位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辅助技术服务的政策架构与核心内容,比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辅助技术发展现状,探讨未来辅助技术政策与服务发展。方法 基于联合国和WHO辅助技术的相关政策与理论架构,运用WHO健康服务体系构成要素的理论,分析国际辅助技术服务的政策架构与主要内容,比较全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辅助技术服务政策、辅助产品和服务发展,探讨国际辅助技术的政策与创新技术发展热点。结果 辅助技术服务是康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辅助技术服务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三“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的关键步骤。联合国和WHO发布的辅助技术服务相关指南提供了辅助技术服务政策,其核心架构是基于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有关辅助技术内容,并具体表现在WHO《世界残疾报告》《全球残疾行动计划》《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和《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行动指南》以及WHA 71.8号有关辅助技术的决议《改善获得辅助技术的机会》等核心文件中。国际辅助技术政策核心内容旨在构建以人为本的综合保健服务,强调将辅助技术纳入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和康复服务范畴,根据WHO健康服务的六大核心构成要素建立和发展辅助技术服务,从而提高获取优质辅助技术机会,以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并且在辅助产品和辅助技术服务领域,倡导技术和服务创新,形成5P辅助技术模式。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在辅助技术服务政策、辅助技术产品提供以及服务覆盖率方面都面临诸多困难,存在着较大差异。未来各国辅助技术发展热点主要是采用WHO提出的5P模式进行政策和服务提供以及技术变革,辅助技术产品开发、辅助技术服务模式的创新将是未来发展的热点。结论 国际社会有关辅助技术的政策是以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为核心,并以联合国及WHO发表的辅助技术服务的相关政策文件为基础形成的,其主旨在于发展辅助技术服务,为残疾人、老年人和其他功能障碍者提供及时、适当和可负担的辅助技术服务,改善他们的健康并提升生活质量和福祉。要将辅助技术纳入全民健康覆盖,并通过初级卫生保健加强服务提供,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三全民健康覆盖的目标,实现辅助技术服务全覆盖。发展辅助技术,要将辅助技术纳入康复服务的范畴,在WHO健康服务体系的六大构成要素架构下,完善辅助技术服务的治理,通过多种机制为辅助技术服务进行筹资,培训康复人才从事辅助技术工作,改善辅助技术的服务提供,提升服务的质量,将辅助技术纳入基本医药技术,建立适应辅助技术发展的健康信息系统并对辅助技术服务提供监测。在世界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辅助产品和技术服务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异,在获得辅助技术服务时遇到很大挑战。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划,并进行技术和服务创新。未来辅助技术发展将围绕辅助技术的5P模式进行产品和服务提供领域的改革以及技术创新,以提升辅助技术服务的覆盖率、有效性、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在全民健康覆盖架构下,将辅助技术服务融入健康服务体系,实现全民辅助技术服务全覆盖,提升辅助技术服务的质量和辅助技术消费者的福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