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评估高度近视散光眼患者行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后应用0.1%溴芬酸钠滴眼液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在本科拟行SBK手术的高度近视散光眼(-6.00 D≤等效球镜≤-10.00 D,散光≤-4.00 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7例,72眼)和对照组(36例,72眼).试验组:术后前3d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每天4次,第4天换成溴芬酸钠滴眼液,每天2次,至术后1个月;对照组:术后前3d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每天4次,第4天换成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每天2次,至术后1个月.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裸眼视力、屈光状态、眼压及跟部症状等.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眼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间屈光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周试验组与对照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平均眼压值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停用溴芬酸钠,对照组中有6眼1个月随访时因激素性高眼压停用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并加用降眼压药物.结论 高度近视散光眼患者SBK术后应用溴芬酸钠安全、有效、耐受性好,能有效减少激素性高眼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益气通督手法治疗小儿脾虚泻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益气通督手法治疗小儿脾虚泻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275例患儿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n=137)和对照组(n=138),观察组采用益气通督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院校教材《推拿学》中所规定手法治疗。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3.2%,对照组治愈率为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平均治愈时间比较,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3.22±1.04)天,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4.20±1.1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短于对照组。结论:益气通督手法治疗小儿脾虚泻疗效确切,起效快,适宜普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郎敏  孔峰 《中国临床康复》2002,6(9):1287-1287
目的 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结合CT为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分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ZABR-200型脑干反应测听仪及西德Somatom DR高分辨率全身CF扫描机对30例HIE患儿进行检测扫描。结果 BAEP:正常4例(13.3%),异常26例(86.7%),头颅CT:正常2例,轻度异常8例,中度异常12例,重度异常8例。结论 CT所示脑损伤与临床表现程度有密切关系,BAEP检查敏感性高,影响性小,对诊断HIE及预测和评价预后有可靠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探索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和有效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20名社区居民,现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各题的知晓率并不相同,对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8.64%,不传播艾滋病的途径知晓率为44.55%,对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为43.64%。结论群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不均衡,应开展以艾滋病基本认识和非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市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改变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不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 1994年 1月~ 2 0 0 1年 1月收治的 3 47例惊厥首次发作病例的临床症状及病因进行分析 ,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诊断思路。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47例 ,男 2 2 0例 ,女 12 7例。年龄最小40d ,最大 14岁 ,其中 40d~ 2岁 15 6例 (4 4 9% ) ,~ 4岁 10 6例(3 0 5 % ) ,~ 7岁 43例 (12 3 % ) ,~ 14岁 42例 (12 1% )。 3 47例均既往无惊厥史。1 2 临床表现特点 本组 3 47例中 ,全身抽搐 2 81例 (80 9% ) ,局部抽搐 66例 (19 0 % ) ,无热惊厥 117例 (3 3 7% ) ,伴热惊厥2 3 0例 (66 2 % ) ,伴咳嗽、流涕 170例 (4…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腺苷浓度及增殖膜CD73的表达,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玻璃体腺苷浓度及增殖膜CD73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在本院眼科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患者共30例,分为PDR组(共16例16眼)和对照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前膜、特发性黄斑裂孔共14例14眼).于患者玻璃体切除手术中收集玻璃体、视网膜增殖膜及黄斑前膜.应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检测患者玻璃体腺苷浓度,Western blot检测膜样本中CD73的表达.结果 PDR组玻璃体腺苷浓度及增殖膜CD73表达均高于对照组[(62.37±11.47)μmol/L vs (30.34±6.41) μmol/L,P=0.000;(0.84±0.08) vs (0.39±0.05),P=0.002];PDR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术前空腹血糖均与玻璃体腺苷浓度无相关关系(r=0.255,P=0.340;r =0.318,P =0.230;r =0.341,P=0.197).结论 腺苷和CD73在PDR患者的玻璃体及增殖膜中的表达较非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患者明显升高,提示二者可能参与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研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BMI≥40 kg/m2)胃旁路术后肠道菌群的结构及代谢变化.方法 分别按照胃旁路术前、后两个组收集4位患者粪便样本共计8例,提取细菌总DNA,通过16S rRNA测序研究两组患者间的肠道菌多样性;同时每3月收集手术后患者血清,分析糖代谢和脂代谢变化,以及统计BMI、腰臀比变化.结果 通过胃旁路术后,患者的BMI、腰臀比、糖代谢和脂代谢均下降,逐渐趋于正常水平;同时其肠道菌中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比例增加,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比例减少.结论 胃旁路术能有效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同时可改善患者肠道菌的组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CASIA2与IOL Master 700测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屈光力和散光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11/12在我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53例232眼。分别采用CASIA2和IOL Master 700测量白内障患者角膜前、后表面及全角膜的平坦轴角膜曲率(Kf)、陡峭轴角膜曲率(Ks)、平均角膜曲率(Km)、散光度数及轴向(矢量表示法J0和J45)。分析两种仪器测量参数的差异性、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CASIA2与IOL Master 700测量角膜后表面J45值无差异(-0.006±0.038D vs-0.005±0.044D,P>0.05),其余参数均有差异(均P<0.05);两种仪器测量角膜前后表面及全角膜屈光力和散光均呈显著正相关(均r/rs>0.7,P<0.001);Bland-Altman分析法显示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及散光一致性较好,后表面及全角膜屈光力一致性较差。结论:CASIA2与IOL Master 700测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非甾体与甾体类抗炎药物在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使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在角膜屈光手术后的使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收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眼科行薄瓣LASIK手术患者314例(628眼),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氯替泼诺组和溴芬酸钠组各157例(314眼)。分别于术前,术后3 d、15 d、1个月、3个月行视力、电脑验光、眼压(IOP)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采用重复测量两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观察时间点2组间裸眼视力(UCVA)、球镜度、柱镜度和IOP的差异;混合线性模型分析不同观察时间点UCVA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比例;χ2检验比较2组术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LK)发生率。结果氯替泼诺组与溴芬酸钠组在观察时间点达到术前BCVA的UCVA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17,P>0.05)。术后15 d氯替泼诺组与溴芬酸钠组球镜度分别为(0.04±0.68)D和(0.16±0.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84,P<0.05);IOP分别为(14.67±4.00)mmHg(1 mmHg=0.133 kPa)和(10.91±2.4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4.232,P<0.01)。术后15 d氯替泼诺组高眼压累计发生35眼(11.2%),溴芬酸钠组无一例发生高眼压。2组间Ⅲ级以下DLK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P>0.05)。结论溴芬酸钠滴眼液替代氯替泼诺滴眼液用于薄瓣LASIK术后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并且减少了术后激素性高眼压的发生率,更有利于术后获得较稳定的屈光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结合CT为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分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ZABR-200型脑干反应测听仪及西德SomatomDR型高分辨率全身CT扫描机对30例HIE患儿进行检测和扫描。结果BAEP:正常4例(13.3%),异常26例(86.7%);头颅CT:正常2例,轻度异常8例,中度异常12例,重度异常8例。结论CT所示脑损伤与临床表现程度有密切关系,BAEP检查敏感性高,影响性小,对诊断HIE及预测和评价预后有可靠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