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有逐年提高且年轻化的趋势。据相关统计,心肌梗死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而心肌梗死后发生的心室重构则是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阐述了心肌梗  相似文献   
2.
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近期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近期预后因素分析邹本勤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年发病率为16.0~19.4万/10万,占脑血管病的8%~10%,病死率约25%,近期再出血病死率达60%,3次出血病死率100%。SAH近期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对其预后及影响因素的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了解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全部出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制表分析,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结果 共调查病历4003份,其中使用抗生素的有2756例,应用率为68.85%,联合用药1103例,联合用药率为40.02%,手术科室Ⅰ类切口占90.89%,术后用抗菌药物5~7天者占78.85%.在选择用药方面,主要以经验用药为主,占93.72%,不合理用药占25.90%.结论 我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还存在用药不规范、超标准超范围用药等现象.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高黏血症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黏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豁痰化瘀中药方口服及中药穴位贴敷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液流变性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水平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全血高切、低切表观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尸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合并高黏血症,可以显著改善血液流变状态。  相似文献   
6.
高压氧综合复苏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压氧对重症颅脑损伤的复苏具有肯定的疗效。现将1997年至2002年我院内科收治的4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经高压氧综合治疗的结果作一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内服外敷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合并高黏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COPD合并高黏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n=44)与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并予以中药内服和穴位贴敷。14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连续治疗14天后,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5.45%vs25.00%,P0.05),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82%vs22.73%,P0.05)。治疗组高切表观黏度、低切表观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除红细胞聚集指数外,其它指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内服外敷中药治疗COPD合并高黏血症,可明显提高临床痊愈率并显著改善血液流变状态。  相似文献   
8.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为常见有害气体中毒,它会引起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缺氧损害,在脑电图(EEG)上呈弥漫性异常。高压氧(HBO)是特效治疗方法。本文利用脑电地形图(BEAM)的定量分析来阐述急性CO中毒HBO治疗前后脑电活动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9.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为一种新发生的传染性较强的呼吸系统疾病,在人们对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感染特性尚缺乏足够认识时,就侵袭了全球30多个国家地区及我国26个省市区,它检验了各国针对暴发流行传染病的防治诊疗能力与水平,更考验了人们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应对能力。在其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单纯醛固酮低下者少见。现将临床听见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21岁。肢体无力3年,因吞咽、呼吸困难及四肢不能活动1周入院,否认类似家族史及流行病史。体检:血压15/10kPa,发育正常,皮肤苍白,一般内科检查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吐词不清带重鼻音,咀嚼无力,抬头、转头、咳嗽及翻身困难,肩胛带、骨盆带及四肢肌肉均匀消瘦。双上肢近端及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无肌强直,无感觉障碍及疼痛。实验室检查:连续5次测定血钾>6.3mmol/L,血钠<130mmol/L,尿排钾<21mmol/24小时,尿排钠>250mmol/24小时,放免法测血醛固酮卧位4次为7.2~147.9pmol/L(本实验室正常值为257~362pmol/L),皮贡醇8a.m为242.8nmol/L,4P.m为151.8nmol/L,尿睾酮19.5nmol/L,空腹血糖3.4~4.6mmol/L,糖耐量提示曲线平直,血肌酐、尿素氮、尿液分析结果均正常,免疫功能检查CH_(50)50U/ml,IgG10.0g/L,IgA1.5g/L、IgM1.1g/L、C_(?)1.8g/L。限钠每日20mEq(0.46g)1固后测血醛固酮卧位147pmol/L、直立位218.8pmol/L。心电图示高血钾T波改变,肾上腺CT扫描未见异常,腓肠肌活检提示慢性肌病性肌萎缩。在予限钾、高钠及地塞米松治疗1个月后,血钾钠恢复正常水平,肌无力明显改善,可上下一层楼梯,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