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电镜负染法对成人和小儿腹泻粪便进行了直接观察,检测出轮状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和肠道病毒感染,并发现有些病例是两种以上病毒感染,在有的病料中发现抗原抗体复合物。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萤光抗体法(FA)相比较,其检出率一致。表明电镜诊断具有直观、快速、简便特点,尤其对一些难以进行组织培养和至今还未建立有效诊断方法的病毒引起的疾病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血清对实验感染小鼠的紧急预防保护效果.方法 给30只小鼠腹腔注射0.2 ml/只禽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注射后1~19 d内每天采3只小鼠血清测定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测定免疫血清在小鼠体内的消长规律;给10只小鼠腹腔注射1.5 ml/只禽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检测免疫血清对小鼠的安全性;将70只小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以及免疫血清高剂量早期组、高剂量中期组、高剂量晚期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在攻毒前8 d,4 d和1 d时腹腔注射血清0.2 ml/只、0.1 ml/只、0.05 ml/只禽流感病毒免疫血清,然后给小鼠滴鼻感染10个半数致死量(LD50)病毒,攻毒后连续观察14 d,计算小鼠存活率和平均存活天数,比较各实验组小鼠肺指数及肺脏病毒感染滴度.结果注射0.2 ml免疫血清小鼠HI抗体效价在1~15 d时为26,在17 d以后开始下降;1.5 ml免疫血清注射小鼠全部存活,没有发病;在攻毒前8 d、4 d和1 d时给小鼠腹腔注射0.2 ml免疫血清,小鼠存活率分别为80%、100%和100%,平均存活天数分别为13.1 d、14.0 d和14.0 d,在攻毒前1 d给小鼠腹腔注射0.1 ml和0.05 ml免疫血清,小鼠存活率分别为100%和50%,平均存活天数分别为14.0 d和11.7 d,各实验组小鼠肺指数(O.0096±0.0033~0.0145±0.0060)均小于病毒对照组(0.0199±0.0025),除低剂量组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022~0.0470,<0.05),各实验组小鼠肺脏病毒滴度(TCID50)较病毒对照组平均低2个滴度.结论禽流感病毒免疫血清对实验感染小鼠具有较好的紧急预防保护效果,可作为人禽流感紧急预防制剂加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形态结构及形态发生角度准确区分和确认流感病毒、犬冠状病毒、狂犬病毒和新城疫病毒。方法将感染4种RNA病毒的体外培养细胞用戊二醛、锇酸固定,制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4种病毒子代病毒的核衣壳或完整病毒粒子的装配都在胞浆中进行,子代病毒装配的前体物质的形态结构不同。4种病毒子代病毒的完整病毒粒子装配的形式不同,其中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只在细胞膜以向胞外出芽的方式装配成完整病毒粒子;狂犬病毒在细胞浆膜相结构和细胞膜表面以出芽方式装配成完整病毒粒子;冠状病毒在细胞浆膜相结构以出芽方式装配成完整病毒粒子。流感病毒子代病毒装配完即离开细胞膜;新城疫病毒的子代病毒不易离开细胞膜。多数狂犬病毒和冠状病毒的子代病毒要待细胞破碎后才能释放到细胞外。结论利用病毒培养物的超薄切片进行电镜观察,可根据其形态发生准确区分4种RNA病毒。  相似文献   
4.
狂犬病毒胶体金检测试纸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特异的狂犬病毒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标记鼠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包被于结合释放垫处,分别利用纯化的兔抗狂犬病毒多克隆抗体和羊抗鼠IgG包被检测线及质控线,组装胶体金检测试纸。结果制备的狂犬病毒胶体金试纸对15个接种狂犬病毒乳鼠脑组织的检测均为阳性,与FAT结果一致;对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及犬冠状病毒细胞培养液及9个狂犬病毒阴性乳鼠脑处理液的检测均为阴性。结论用制备的狂犬病毒胶体金试纸检测狂犬病毒快速、简便、特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蝙蝠呼肠孤病毒在BHK-21和Vero-E6细胞形态发生的比较研究,筛选出该病毒的最佳宿主细胞。方法将感染呼肠孤病毒XJV株的BHK-21和Vero-E6细胞用戊二醛、锇酸固定,制成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观察。同时测定病毒滴度。结果XJV在2种细胞中的适应程度不同,XJV更适于在BHK-21细胞中增殖。XJV在2种细胞中的形态发生不同,在BHK-21细胞中形成的包涵体呈典型的晶格状排列,在Vero-E6细胞中形成的包涵体呈杂乱的球状。XJV用BHK-21和Vero-E6细胞育传5代,病毒滴度分别为105.5TCID50/ml和104.5TCID50/ml。结论BHK-21细胞是蝙蝠呼肠孤病毒XJV株的最佳宿主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共表达中国株HIV1gaggp120与白细胞介素6(IL6)的重组鸡痘病毒(FPV)。方法分别将HIV1gaggp120基因和IL6基因插入到FPV表达质粒pUTAL复合启动子和单一启动子下游,构建重组FPV表达质粒pUTAGEIL6。利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和FPV282E4株共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经BUdR加压筛选,重组病毒分别用SDSPAGE和WesternBolt进行鉴定,观察病毒样粒子的形成和重组病毒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阳性重组病毒基因组点膜处有显色斑点,WesternBolt结果显示重组病毒表达了gaggp120嵌合蛋白和IL6,在病毒感染细胞中有反转录病毒样粒子形成,且重组病毒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小鼠免疫指标检测表明该重组病毒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结论成功构建了共表达中国株HIV1gaggp120与IL6的重组FPV,为HIV-1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和巨分子颗粒化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揭取Descemet膜方法的技术改进和角膜内皮细胞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角膜内皮细胞培养中 ,如取材不当 ,易丢失和污染角膜内皮细胞。为此 ,我们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取材方法予以改进 ,并进行了角膜内皮细胞培养 ,取得成功 ,现介绍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 动物 :选择国产大白兔 ,将其经耳缘静脉注气处死 ,立即在无菌条件下摘除眼球 ,置于 0 6U/L庆大霉素溶液中浸泡 30min ,然后置于净化工作台上 ,将眼球移入无菌平皿中 ,于角巩缘内 1mm处取下全周角膜片 ,在Hank液中漂洗待用。2 设备及器械 :解剖显微镜。无菌烧杯 ,平皿 ,2把眼科显微手术镊子 ,双面刀片及显微手术用刀柄或小止血钳。3 方法 :将角膜…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限制性内切酶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准确诊断的新方法。方法利用GCG软件将已公布的SARS病毒变异品系与人类基因组、人类易感病原体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筛选出了用于检测的S-cDNA核苷酸片段,并在该片段中确定特异性的酶切位点,使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得以保证。结论与传统检测方法比较,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完全克服了检测中非特异性结果的产生,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WHO已经确认,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已经跨越种间屏障,可以使人类感染发病甚至死亡。为给人类该病毒感染建立动物模型,本研究应用经SPF鸡胚增殖的虎源HPAIVA/Tiger/Harbin/01/2003(H5N1)株,其对MDCK细胞的TCID50为10-7·36/0·1ml。分别经气管和鼻腔接种家猫和小鼠,进行该病毒的家猫和小鼠的初步人工感染实验。实验于BSLⅢ动物实验室中进行,观察期为21天。实验结果如下:1、家猫人工感染实验:选取对该病毒HI抗体小于1∶2的3月龄健康家猫6只,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只。A组为实验组,每猫气管内注射该病毒的稀释液1m…  相似文献   
10.
王斌  邹啸环 《吉林医学》1989,10(4):221-223
本文对1988年1月至1989年1月在本科住院的165例病毒性腹泻患儿进行了临床及病原学研究,其中60例粪便标本采用了核酸免疫电泳和直接电镜法检测病原。病毒总检出率为75%,以轮状病毒的感染率最高,达65%,冠状病毒次之为28.3%,此结果高于1984年本市儿童医院报告的冠状病毒感染率,腺病毒的感染率较低为3.3%,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的混合感染率为1.6%。核酸免疫电泳与直接电镜法检测的符合率为77%。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病毒性腹泻多发生在2岁以下小儿,以10、11月份为发病高峰。除消化道症状外,50%以上患儿伴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部分患儿 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