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胸腰椎骨折是最常见的脊柱骨折,对需要手术的胸腰椎爆裂骨折,目前多数采用伤椎上下临近的正常椎体椎弓根螺钉系统给予撑开复位固定,经长期随访发现,该方法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矫正度丢失比率较高[1]。笔者于2008年3月至2010年11月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44例胸腰椎骨折,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组Ⅰ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7例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对照组术中不进行结肠灌洗,实验组术中进行结肠灌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感染情况,术后2周内存活、死亡及痊愈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3.15±3.25)h、住院时间(7.56±3.17)d均短于对照组的(15.87±6.47)h、(12.24±5.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总感染率为5.4%,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2周内存活率97.3%及痊愈率94.6%均高于对照组的83.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组患者Ⅰ期结肠切除吻合术中应用结肠灌洗,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排气,缩短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镜下颈淋巴结扩清术治疗甲状腺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操作特点。方法98例甲状腺癌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切口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腔镜下颈淋巴结扩清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淋巴清扫数目、颈部瘢痕长度、术中出血量、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部瘢痕长度(4.8±1.8)cm短于对照组的(10.5±3.2)cm,术中出血量(10.8±2.3)ml少于对照组的(25.4±5.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2/50)低于对照组的16.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采取腔镜下颈淋巴结扩清术治疗,具有安全、美容、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但术中应严格把握清扫层次,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的致伤原因,探讨大骨瓣开颅联合高压氧救治重症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0--2009年收治的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40例)进行总结性回顾。结果存活32例(80%),良好14例(35%),中残8例(20%),重残(20%),植物生存2例(5%),死亡8例(20%)。结论早期cT扫描,明确诊断,尽早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救治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疗效肯定,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勇  邸鸿强  孙炜 《铁道医学》2013,(11):860-862
目的:探讨双钢板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骨科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共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双钢板固定治疗组)51例和观察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51例,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双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但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比双钢板固定治疗明显更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由于病因复杂,诊断困难,因此确定血尿来源,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开发2%曙红生理盐水溶液对尿沉渣进行活体染色,观察尿红细胞形态来确定血尿来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骨折伤患接受修复手术后出现内固定物断裂情况的原因,并提出防范策略。方法抽选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修复手术治疗的骨折病人52例,对这些病例的手术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从中总结造成修复固定物发生断裂的常见原因。结果通过研究病例资料可知,选用不适宜的修复固定物、固定手术操作不当、术后复健训练过量都会导致骨折修复固定物在体内断裂。结论在使用内固定修复手术为骨折伤患实施治疗时,应筛选适宜的物质进行修复固定、严格控制手术操作步骤,同时在术后要帮助病人合理开展复健训练,提升手术成功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比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血清创伤性指标变化及临床效果。方法80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血清创伤性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个月后,实验组FIB、PTA、HOMA-I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S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50%(1/40)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年复发率为5.0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表浅层膀胱癌的治疗效果,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不仅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且临床疗效显著,对降低患者创伤性指标有积极意义,复发率低,对于表浅层膀胱癌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3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和咪达唑仑组(对照组)。术后分别以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镇静,观察2组血液动力学变化,呼吸及血氧,患者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第6、12、24 h心率及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血氧分压及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 h,患者镇静-躁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满意,能有效降低心率,减少心动过速,无呼吸抑制,能改善呼吸频率及血氧,适用于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镇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