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对肥大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的诱导作用及其胞内信号通路?方法:采用小鼠肥大细胞株P815,观察不同剂量LPS诱导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和细胞HMGB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不同剂量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SB202190?U0126和PD98059)对LPS诱导后HMGB1胞外释放的影响?HMGB1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LPS诱导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明显升高,并与LPS剂量?诱导时间有关;100 μg/L LPS分别诱导8?24?48 h后,HMGB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 < 0.01);SB203580和SB202190对LPS诱导HMGB1释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 0.05),但U0126和PD98059不显示抑制作用?结论:LPS诱导肥大细胞释放HMGB1,其释放机制与胞内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小鼠肝脏的病理作用。方法 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重组HMGB1组和重组HMGB1加抗HMGB1抗体组,每组5只,腹腔注射重组HMGB1和抗HMGB1抗体的剂量分别为100μg/只和500μg/只,注射后24 h,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以及肝组织形态病理学的变化。另外,采用腹腔注射高剂量的重组HMGB1(500μg),观察小鼠存活情况。结果注射重组HMGB1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显示凝固性局部坏死、血管充血并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同时使用抗HMGB1抗体处理后,血清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组织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5只小鼠注射高剂量重组HMGB1后24、48 h各死亡1只。结论 HMGB1对小鼠肝脏组织细胞具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为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非组蛋白.HMGB1可通过活化细胞的主动分泌和受损坏死细胞的被动释放进入胞外,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介导炎症免疫反应.近年研究显示,HMGB1在肝脏、心脏、肾脏、脑组织和小肠等组织器官缺血损伤或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HMGB1有可能成为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靶标.  相似文献   
4.
稀有血型抢救输血在挽救患者生命中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日常中遇到Rh阳性患者1例,现将抢救输血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2010年10月3日夜间因"突发上腹痛半天"入院。查体:血压85 mm Hg/60 mm Hg(1 mm Hg=0.133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活化的X盒结合蛋白1(XBP1)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HMGB1刺激组和慢病毒干扰+HMGB1刺激组(即XBP1基因被沉默后加入HMGB1)。采用RT-PCR检测剪切型XBP1(sXBP1)的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细胞荧光染色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MGB1刺激组sXBP1的基因表达水平增加,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病毒干扰+HMGB1刺激组sXBP1的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MGB1刺激组比较,慢病毒干扰+HMGB1刺激组sXBP1的基因表达水平降低,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降低(P均<0.05)。结论 XBP1对HMGB1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的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1],发病率逐年增加,是血液系统较为常见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随着近些年来免疫调节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后总体生存率有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得以改善,然而难治性和复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人CD38抗原为单链Ⅱ型跨膜糖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量输血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探讨不同类型大出血患者的输血对策。方法连续监测大量输血患者体温,对输血前后Plt、Hb、Hct、PT、APTT、TT、FIB、pH、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氧饱和度(SaO2)、D-二聚体定量(D-D)等指标进行检测比较,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制订和调整输血对策。结果大量输血后患者体温下降,Hb、Hct升高,Plt、FIB减少,PT、APTT、TT延长,动脉血气分析pH略偏碱性,PCO2下降,PO2、SaO2上升。结论实验室指标的监测对制订相应的输血对策、指导临床输血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脂蛋白a[LP(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66例CHD患者来自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住院患者,根据国际标准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2例和心肌梗死(AMI)22例,另外对照组22例来自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采用循环酶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Hcy和LP(a)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HD患者血清Hcy和LP(a)水平呈正相关(P<0.05)。CHD患者Hcy、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Hcy和LP(a)水平均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UAP组血清Hcy和LP(a)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SAP组血清Hcy和LP(a)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和LP(a)是CHD的两个危险因子,联合检测血清中Hcy和LP(a)的水平,对于预防性提示冠心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发病后的诊断、判断治疗预后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