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梅婷 《河北医药》2012,34(11):1665-1666
近年来,有研究中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G (human leucocyte antigen protein G,HLA-G)是一种非经典性的MHC-I类的分子,其具有7种蛋白异构体,其中包括有三种可溶性的HLA-G5、G6、G7分子和四种模型:HLA-G1、G2、G3、G4.HLA-G在人体内的分布局限,一般在胎盘的绒毛膜外滋养细胞中为高表达,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功能,主要通过参与母胎的免疫耐受从而形成人白细胞抗原G,即HLA-G.本文通过观察分析HLA-G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总结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邱梅婷 《当代医学》2009,15(3):69-70
目的对受血者受血前抗-HCV感染情况的分析,来探讨其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19例丙肝病毒抗体(抗-HCV)阳性患者输血前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W)及梅毒抗体(RPR)检测分析。结果在219例抗-HCV阳性患者中,单纯抗-HCV阳性117例;合并感染的101例,其中抗-HCV、HBsAg阳性14例,抗-HCV、梅毒阳性22例,抗-HCV、抗-HIV阳性42例,抗-HCV与其中两项同时阳性22例,四项全部阳性的2例。结论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相关血清血标志物的检查,对减少和杜绝经血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十分重要,对医院,患者及供血单位均有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341例HBsAg阳性患者前S2抗原(PreS2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纤维结合蛋白(Fn)血清水平及三者的相关性。方法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41例HBsAg阳性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的血清RBP和Fn含量,同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进行比较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341例HBsAg阳性患者及100健康对照的PreS2Ag水平。结果 341例HBsAg阳性患者中PreS2Ag阳性135例,阴性206例,血清RBP和Fn水平显著降低;PreS2Ag阳性者比阴性者血清RBP和Fn水平低(P<0.01),PreS2Ag阳性者和阴性者血清RBP和Fn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PreS2抗原是判断HBV感染的慢性化和严重程度及病毒复制的指标,血清RBP和Fn的水平与肝脏功能的损害相关,随着肝病的加重二者水平逐渐下降,可以作为反映肝脏损害程度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4.
爱滋病病对人类社会和生产活动的影响已远远超过曾经出现或发生的任何一种疾病。HIV感染人群日益扩大,公众对爱滋病的心理恐惧以及对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46例HIV患者均来自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其中男37例,女9例,23岁-71岁。1.2试剂HIV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及HCV酶联免疫法,均购自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购自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RPR确诊试验(凝集法),购自丽珠集团丽珠试剂厂。1.3仪器450型酶标仪。2结果在46例HIV患者中,其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18例,感染丙型…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梅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372-4372
目的 检测947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C)水平,并探讨其与恶性肿瘤患者的关系.方法 对947例恶性肿瘤患者,包括乳腺癌315例、鼻咽癌115例、结直肠癌97例、宫颈癌81例、肺癌84例、恶性淋巴瘤78例、肝癌65例、胃癌63例、卵巢癌49例,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对照组为良性肿瘤患者64例及100例健康体检者.结果 各组恶性肿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Hcy和CysC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Hcy和CysC水平升高,测定Hcy 和CysC水平对诊断恶性肿瘤有一定帮助,若与其他测定方法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门诊检验医患的沟通,不仅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检验医学的服务质量,而且全面提升了检验质量。方法收集整理1852例检验科门诊咨询服务的资料,对咨询者的身份、咨询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及家属是检验科门诊咨询服务的主要对象,咨询内容以检验结果的解释最多。结论检验科门诊咨询服务有利于加强检验人员与患者及临床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完善检验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可溶性CD105(S‐CD105)、趋化因子CCL20(CCL20)及趋化因子CXC受体3(CXCR3)的表达水平及它们在疾病中的价值体现。方法乳腺癌患者91例为观察组,乳腺良性病患者71例为对照组,健康体检者62例为空白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分别检测外周血 TNF‐α、sTNFR‐P55、TGF‐β1、S‐CD105、CCL20及CXCR3的水平。结果观察组 TNF‐α、sTNFR‐P55、TGF‐β1、S‐CD105、CCL20及CXCR3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对照组除了TGF‐β1和CXCR3外均高于空白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sTNFR‐P55、TGF‐β1、S‐CD105、CCL20及CXCR3水平与乳腺癌密切相关,联合监测有利于乳腺癌早期诊断、评估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邱梅婷 《现代保健》2011,(10):165-166
目的 医院检验科咨询服务门诊的建立,有利于加强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与检验科的交流与沟通,减少检验工作中医患纠纷,同时也提升了检验质量.方法 着重从职能转变、患者和家属、医护人员等方面分析检验科设立咨询服务门诊的必要性.结果 检验科建立咨询服务门诊,不仅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是检验质量的有力保证.结论 在医院检验科设立咨询服务门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乳腺癌治疗及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SLA、化学发光及放射免疫的方法对454例乳腺癌患者血清CA242、CA153、CA199、CA125、CA50、CEA、Free水平进行检测,并将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CA153阳性率最高,为66.51%,其次是CEA,为48.02%;术后标志物水平明显下降,治疗后随访2a,阳性病例变化不大。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明显升高,随访显示持续高水平肿瘤标志物易发生转移,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判断乳腺癌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探讨HBV和HCV重叠感染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72例标本进行测定.结果 72例HBV患者前S1抗原阳性51例,占71%;两者重叠感染前S1抗原阳性33例,占46%.结论 慢性肝炎中部分可发展为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