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是胆道外科常见的一种术式,术后拔除T管发生胆漏的并发症,国外发生率为0.8%,国内约为0.97%~5.6%[1].尽管这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一旦出现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处理不当,可导致患者死亡.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2000年6月~2009年5月对胆道手术拔T管后出现胆漏的25例总结其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ERCP术后胰腺炎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术后胰腺炎乌司他丁 (Ulinastatin,UTI)的防治作用。方法 对1 998年 1月~ 2 0 0 3年 3月我院住院行 ERCP术 1 6 4例病人作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 6 4例行 ERCP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 :对照组 6 2例 ,乌司他丁组 6 8例 ,生长抑素组 34例。1 34例插管成功 ,成功率 82 .0 % ,其中胆管、胰管均显影 6 6例 ,胆管显影 4 6例 ,胰管显影 5 2例 ,在胆管显影的 1 1 2例中 ,70例总胆管有扩张 ,直径≥ 1 0 m m,4 2例总胆直径正常 <1 0 m m。预防用药组 ER-CP术后 2 h血清淀粉酶 (乌司他丁 2 2 6 .5± 2 6 2 .9U/ L,生长抑素 2 6 4 .0± 2 0 4 .5 U/ L)、2 4 h血清淀粉酶 (乌司他丁 2 92 .4±31 9.6 U/ L,生长抑素 2 82 .7± 2 93.8U/ L)明显低于对照组组 (5 2 2 .2± 4 96 .2 U/ L,5 0 6 .1± 5 5 9.8U/ L,P<0 .0 1 ) ;乌司他丁组、生长抑素组 ERCP术后 2 h、2 4 h血清淀粉酶水平亦明显高于术前水平 (P<0 .0 5 )。结论 乌司他丁通过减少胰液的分泌量和降低胰酶的浓度 ,能够有效防治 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以反复腰背部疼痛1个月为主诉住院。既往16年前因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查体除上腹部见L型切口瘢痕外无其他阳性体征。化验检查:HBsAg(+)、HBeAb(+)、HBV-PreS1(+)、HCV(+)、AFP 1.53 IU/mL。上腹部CT示肝脏形态较规整,边缘光滑,左叶比例增大,肝实质普遍密度均匀减低,肝实质密度欠均匀,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CT值为49 HU,提示肝硬化改变;肝左叶外侧段胆囊窝旁平扫见一2.3 cm×1.8 cm的稍高密度结节影,CT值为54 HU,增强后病灶较明显强化,CT值为77 HU,明显高于正常肝实质,提示肝左叶胆囊窝旁结节,不除外恶  相似文献   
4.
桥本病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首先由日本学者Hassimoto1912年描述,故习惯上称为桥本病。病因至今未明,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在体液方面为抗体出现,甲状腺组织为血管周围的淋巴细胞浸润。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又常与其他甲状腺疾病并存,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我院2004-2008年收治桥本病30例,现就临床诊治问题总结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1年8月至2004年9月共给330例腹部术后患者服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减的方药治疗,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