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96~2007年,我们共对14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行手术治疗,现探讨术中修补材料的选择. 临床资料:本组14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中,男12例,女2例;年龄17~65岁,平均42岁.  相似文献   
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5),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HER-2阳性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显著高于HER-2阴性(P<0.05).提示HER-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Wegener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的,以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等为病理学特征、多系统受侵的综合征,主要侵犯上、下呼吸道和肾脏。由于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肺部的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极易漏诊误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晚期或未及时治疗病例常因肾功能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乳腺超声假阴性与真阳性之间差异,总结该类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6~2015 年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649 例,根据其超声表现,分为假阴性组和真阳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绝经与否、病灶部位及大小、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与乳腺超声在乳腺癌检出中的关系。结果乳腺超声假阴性的比例为6.6%。假阴性组与真阳性组年龄构成比较,青年(≤40 岁)比例高;肿瘤位于乳晕区、内侧象限的比例高;肿瘤分期在Tis 期、T1期的比例高。而两组绝经情况、 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患者年龄≤40 岁、肿瘤分期为Tis 及T1期、肿瘤位于乳晕区及内侧象限时易出现超声假阴性。  相似文献   
5.
治疗肝损伤104例。其中对Ⅰ~Ⅱ级肝损伤采用保守治疗、单纯清创缝合和深部褥式缝合的方法,Ⅲ级损伤选择大网膜或明胶海棉填塞加缝合的术式,Ⅳ级损伤行清创性肝切除术。Ⅴ级损伤则根据患者损伤的部位及全身情况采用单纯纱布填塞和肝后下腔静脉修补术,结果治愈率达94.2%。提示没有一种疗法能包治所有的肝损伤,只有根据患者肝损伤的程度及类型,并结合本单位的技术和设备条件选择治疗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不同地域食管癌(EC)发生的病因学关系.方法 在中国知网,检索有关EC发生与HPV感染相关的研究文献,研究纳入标准是:以原位杂交或聚合酶链反应为检测方法检测高危型HPV DNA,并且研究文献所选用病例既有EC组织又有正常对照组织.结果 人选17篇文献中:EC组织标本HPV检出率为44.0%,正常对照组织中HPV阳性率为16.7%,EC组织中HPV感染率与正常对照组织有显著差异(P<0.05);分布在香港、上海、福建、广东、河南、四川、河北和新疆8个区域的被检标本中HPV感染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P<0.05).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在不同地域普遍存在,可能是EC发生的重要病原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腺癌患者体内PCNA、BCL-2及BMP2/4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PCNA、BCL-2及BMP2/4在该疾病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在我院检查取组织活检确诊为十二指肠腺癌患者45例,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分期标准,将以上患者分为Ⅰ组(7例)、Ⅱ组(16例)、Ⅲ组(13例)以及Ⅳ组(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不同患者活检组织中的PCNA、BCL-2及BMP2/4的表达情况,并与对照组(45例)进行对照分析,通过统计学软件计算,进一步分析以上因子的表达与十二指肠腺癌的关系。结果十二指肠腺癌患者体内PCNA、BCL-2及BMP2/4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升高明显(P0.05),Ⅰ、Ⅱ、Ⅲ、Ⅳ四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十二指肠腺癌组织中PCNA、BCL-2及BMP2/4的表达与该类疾病密切相关,同时与该类疾病的生物学行为及病理学分期具有相关性,对诊断十二指肠腺癌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CerbB-2、P53及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erbB-2、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53、PC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等的关系。结果 CerbB-2、P53、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67%、56%、81.33%;有淋巴结转移者上述指标阳性率更高,雌孕激素受体阴性者CerbB-2阳性率更高,肿瘤体积较大(直径〉2 cm)者PCNA阳性率更高(P均〈0.05)。结论 CerbB-2、P53、PCNA过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更高、侵袭性更强、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率更低,其检测对提示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为普及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和综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7月完成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68例。手术方式为肿瘤区段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综合治疗。结果:68例患者至今存活,随访时间4~42个月,仅5例局部复发。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疗效满意,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4岁。因体检发现左侧第3后肋肿物35 d于2004年6月10日入院。无胸痛、咳嗽、咯痰、咯血等症状。查体:胸廓对称无畸形,未触及肿物。无特殊病史。X线示左侧第3后肋呈局限性团块状高密度影,向肺野内突出,密度不均匀,骨皮质变薄。诊断:左侧第3后肋占位性病变。CT示左侧上胸部第3后肋处可见一占位性病变,约5 cm×2cm×6 cm大小,边缘欠光滑,密度不均匀,并向肺野内突出,可见骨质破坏。CT诊断:左侧第3后肋肿瘤。于2004年6月14日行肿瘤切除术,取左侧第4肋间后外侧切口,切口长约15 cm,牵开肩胛骨,见肿瘤位于左侧第3后肋,约5 cm×2 cm×5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