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在介入临床中治疗恶性胸腹水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共48例患者,其中肝癌23例,肺癌12例,大肠癌3例,各种肿瘤术后腹腔转移及胸腔转移7例,放疗后单侧胸水合并腹水3例,所有患者均有大量积液,经皮穿刺留置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水或腹水引流术,术后配合静脉输注白蛋白及利尿剂或根据病情腔内注入化疗药。结果:本组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时间7~90天,平均18天,积液引流量6000~80000ml,平均12000ml,并发症4例均为穿刺点渗血,对症处理后痊愈,无因置管引起感染及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留置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水和腹水,安全,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2.
左旋多巴是治疗震颤麻痹及其它原因引起的震颤麻痹综合征的常用药物,且疗效明显,能缓解运动障碍,肌肉强直、震颤等症状。本就服用左旋多巴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对孕期实验室血清学联合筛查用于降低出生缺陷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统计我院正常产检行实验室血清学唐筛的604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孕妇使用实验室血清学联合筛查。比较孕期不同方案血清学筛查结果、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结果 18-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异常以及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等方面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出生缺陷。实验室血清学联合筛查比传统血清学筛查的筛查效果更好,实验室血清学联合筛查能够有效降低孕妇的假阳性率与漏检率,提高孕妇筛查的筛出率。结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是预防出生缺陷的二级预防措施,是提高我区人口素质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实验室血清学联合筛查相对于单独的筛查方案能够提高检出率。实验室血清学联合筛查的目标疾病中,ONTD因为较好诊断,现在重视较少,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DS患儿生命周期总经济负担超过100亿元,现每年约有26600个DS儿出生,全国约有60万DS患者。实验室血清学联合筛查有利于提高缺陷胎儿的检出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生儿的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不同排便体位对其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心肌耗氧量(D-P值)的影响,为指导患者采取安全的排便体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安阳市某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卧位方式排便(床上直接排便),观察组患者采用坐位方式排便(使用坐便椅),记录2组患者排便时间及其平静状态、便前准备、便中、便后整理各个阶段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D-P值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便中平均动脉压为(80.79±16.77)mmHg(1mmHg=0.133kPa),低于对照组的(94.73±21.3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便中D-P值为9 147.27±2 147.11,低于对照组的10 879.66±2 65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排便舒适度评分为3.51±1.05,高于对照组的1.8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坐位方式排便能够降低便中平均动脉压和D-P值,提高排便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吸痰的时机。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便利抽样选择3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ICU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首次接受气管切开术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在术后第1天8:00开始进入实验研究,至第7天结束,观察并分析患者痰液黏稠度、痰液量、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听诊痰鸣音、吸痰间隔时间、呼吸道湿化液量、咳嗽反射的变化情况,以及肺部影像学、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结果 36例患者130例次气管切开吸痰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痰液量为因变量,自变量中是否出现自主咳嗽、氧饱和度变化值、呼吸道湿化液量、呼吸频率变化率、与肺部理疗间隔时间、听诊痰鸣音性质的偏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指征推荐标准为:患者出现自主咳嗽;肺部听诊痰鸣音;肺部物理治疗后5.5 min之内;呼吸道湿化液量累计11.0 ml;脉搏氧饱和度值下降2.5%;呼吸频率增加17.65%;心率变化率达到患者基础心率的7.75%。  相似文献   
8.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变化多样、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等特点的严重疾病,34%的SAH是由脑动脉瘤所引起的[1],又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aSAH常见的并发症有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迟发性脑缺血、癫痫、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和电解质紊乱,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再次出血,病死率高。这些并发症的在临床上经常表现为相互重叠,有时很难区别,护理人员应分析其临床特点,仔细观察记录病情的早期变化,为医生提供早期鉴别提供依据,制定出相应护理对策,有效降低aSAH并发症的危害性,减少患者住院死亡和经济负担。现就aSAH的主要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是由于脑动脉管瘤壁破裂局部血液外溢到中枢神经系统表面脑脊液的腔隙,易产生恶性后果的疾病。aSAH发病后,约半数生存者有不可逆的脑损害,病死率高达70%[1,2]。国内外均有aSAH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分析,试图找到早发现、早诊断aSAH预后的危险因素,尽管早期预后的研究较多,但各研究报道不一,对于如何降低aSAH带来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护理措施尚未达成一致。本研究旨在探讨各危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压疮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203例脑卒中患者依据是否发生压疮分为压疮组(45例)和对照组(15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脑卒中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营养不良、感觉功能障碍、潮湿环境、压力、摩擦力、剪切力。结论压疮的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需通过制订护理制度、加强皮肤护理和营养支持、进行冷敷和药物预防以及健康教育指导等措施加以预防及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