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本院存在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临床检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6株。改良Hodge实验、EDTA协同试验检、改良三维实验检测其耐药表型;引物特异性PCR法检测其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及外膜蛋白基因存在情况。结果 1株大肠埃希菌中改良Hodge实验弱阳性,EDTA协同试验阳性,改良三维实验结果可被CLA单独抑制,PCR扩增结果IMP4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5株产气肠杆菌改良Hodge实验,阴性3株,阳性两株,EDTA协同试验阴性;改良三维实验中,5株均可被CLO+CLA混合液完全抑制,PCR未扩增出目的基因条带和膜蛋白基因。结论本地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可能与IMP4型金属碳青霉烯酶存在有关,产气肠杆菌耐药机制可能与ESBLs和AmpC酶同时存在、膜蛋白表达缺失及其他未检测到的碳青霉稀酶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2.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病原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感染类型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Myco plasmaIST试剂盒做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用英国CLEARVIEW试剂盒检测衣原体,K B法做细菌药敏实验,Whonet5. 2软件判断、统计病原体药敏结果。结果 临床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以单一支原体或单一衣原体感染为主,分别占 31. 6%和 26. 2%,支原体合并衣原体感染占 4. 4%,支原体、衣原体合并细菌感染分别占 14. 4%和 20. 0%。合并细菌感染中,支原体、衣原体合并Sau和Scn感染分别占 64. 4%和 66. 3%,合并的革兰阴性杆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另外还有少量合并真菌感染。临床习惯用于治疗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大环内酯类药物ERY耐药率达 31. 0%,OFL达 48. 3%;DOX,TET和JOS的耐药率分别为 9. 2%, 6. 1%和 5. 1%。结论 临床医师在治疗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的同时,应考虑合并细菌感染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有效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是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我国HP感染率很高 ,消化道疾病高居榜首 ,严重危害人民健康[1] 。有一个无创伤、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就成为临床和流行病学的迫切要求。近年来逐渐在临床上应用的14  C -尿素呼气试验 (14  C -UBT)快速、简便、准确 (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 97%以上 )是一个很好的检测方法[2 ] 。本院消化实验室应用此方法经两年多的时间 ,对 36 0例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了HP的检测 ,同时应用ELISE法 ,尿素酶法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200株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评价结果。结果:医院200株尿路感染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占第1位,为60.6%;肠球菌属第2位,占10.8%;尿路感染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但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分别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100.0%敏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检出率为32.9%。结论: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不断增强,应加强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API20NE细菌鉴定系统鉴定细菌,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即K-B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用WHONET 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3年检出的1 75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为,检出科室ICU第一,占54.0%;检出标本痰液第一,占92.0%。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的有复方新诺明(95.2%)、哌拉西林(74.5%)等。对两性霉素B、头孢吡肟、舒普深等药物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已成为呼吸系统感染中的重要阴性菌。ICU是医院感染菌的主要滋生地。临床上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时,除经验用药外,还要结合本地区的铜绿假单胞菌科室分布情况、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合理应用,及时调整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病原菌4年来耐药性变迁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whonet5.2软件对我院1999年5月至2003年5月,4年间我院对临床常用药物临床常见病原菌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耐药变迁趋势。药敏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4年检出的临床常见病原菌有9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总例数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而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排列位次和比例变化不大,比例分别为65%和35%左右。临床常用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耐药率增长较快的情况有:头孢唑啉对金葡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球菌,阿米卡星对粪肠球菌,左氧氟沙星对金葡球菌等。耐苯唑青霉素的金葡球菌(MRSA)由27.2%增加到39.6%,耐苯唑青霉素的凝固酶阴性葡球菌(MRCNS)由21.2%增加到63.6%。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临床常用药物对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总体也呈上升趋势,耐药率增长较快的药物有: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和舒普深等。结论临床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增长趋势。并且有些药物增长较快,有的甚至达到了90%以上。本地区临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现状及变迁趋势当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规律及降纤酶抗凝的临床意义。方法ADP为诱导剂,用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用比浊法测血浆内纤维蛋白原浓度并与28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1)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血浆纤维蛋白原在发病时显著高于正常值,降纤酶治疗3d后降到正常。血小板聚集率发病时增高,降纤酶治疗后缓慢下降,到7d后降到正常水平。(3)血浆内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在用降纤酶抗栓治疗后,纤维蛋白原降低幅度比血小板聚集率显著。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增高,表明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为降纤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2)降纤酶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降低幅度比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因降纤酶主要为纤维蛋白的溶解剂,通过降纤酶降低纤维蛋白原,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外周血CD4+/CD8+与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脓毒症患者,纳入观察组,并同期选取6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血液标本、粪便标本,测定CD3+、CD4+、CD8+水平,计算CD4+/CD8+,以及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