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牵引加石膏外固定、手术内固定、外固定架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及其适应症。对本科自1994年以来的胫骨Pilon骨折共104例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 对1994年以来的胫骨Pilon骨折共104例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其中手术内固定方式行特异型钢板固定,外固定架分别行单臂外固定架或半环槽式外固定架固定。结果 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治疗方式的差异,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差异。结论 根据骨折具体情况,软组织损伤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3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THA组),3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TKA组),比较两组患者隐性失血情况。结果:THA组患者隐性失血量(478.00±74.62)m L明显低于TKA组隐性失血量(755.77±108.54)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蛋白低于术前,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水平在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和TKA患者术后隐性失血由多个因素导致,对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需及时予以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3.
4.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关节周围松质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国产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周围松质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认为可吸收内固定物是治疗关节周围松质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6例患者78例膝关节运用关节镜微创治疗半月板损伤,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对比术前及术后疗效。结果7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54.6±4.3)分,术后平均(85.7±5.4)分,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尽快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与《伤寒杂病论》中部分方证相近,表现出“逆、热、郁”的病机特点。以“逆”为病机的证型有气虚痰逆、阴虚气逆、脾伤饮逆、肝寒浊逆等4型,旋覆代赭汤、麦门冬汤、苓桂术甘汤、吴茱萸汤等方分别治之;以“热”为病机的证型有热郁胸膈、上热下寒等2型,栀子豉汤、黄连汤等方分别治之;以“郁”为病机的证型有邪郁少阳、痰(水)气互阻、痰热互结、阳微阴弦等4型,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射干麻黄汤)、小陷胸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方分别治之。应用仲景学说的相关思想可以指导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柔肝煎膏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纳入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柔肝煎膏治疗,疗程为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Ⅲ-P)水平,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①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LN、Ⅳ-C、P-Ⅲ-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HA、LN、Ⅳ-C、P-Ⅲ-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②SF-36量表评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躯体健康、躯体角色、总体健康、情绪角色、心理健康5个维度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柔肝煎膏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能明显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踝关节镜下Herbert双向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Tillaux-Chapu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Tillaux-Chaput骨折患者共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2例,采用全踝关节镜下Herbert双向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中男23例,年龄10~49岁,平均(24.60±5.66)岁;女19例,年龄9~52岁,平均(25.11±5.60)岁。对照组43例,行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中男23例,年龄10~53岁,平均(25.18±5.79)岁;女20例,年龄10~53岁,平均(24.96±5.77)例。治疗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VAS)评估所有患者疼痛症状,使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足后评分标准评估、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4个月,平均(11.29±2.17)个月。术后随访调查显示,两组患者足踝间断性肿胀、踝关节疼痛、跛行、再骨折及骨折位移等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全踝关节镜下Herbert双向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Tillaux-Chaput骨折效果显著,还能有效提升患者预后质量,降低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建股骨距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行重建股骨距半髋置换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分析,其中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70~93岁,平均78岁。采用Harri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股骨近端X线片Singh分级指数判断股骨近端骨质疏松改善程度。结果随访6~72个月,平均22个月,所有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脱位、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21.2±5.6)提高至(86.6±3.8),Singh 分级从术前(2.3±0.7)级上升至(3±1.0)级(P<0.05),临床疗效满意。结论重建股骨距的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10.
正陈存仁(1908—1990年),是丁甘仁、丁仲英父子的得意门生,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即声名显赫,是海派中医的代表人物。1929年因参与组织抗争妄图取消中医的"废止旧医案"而闻名海内~([1-3])。他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宣传,1927年独立创办了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康健报》,并参与了民国时期上海中医药多种期刊的办刊工作,撰写了大量文章;先后主编或作为主笔,编办了民国时期申报馆《康健周刊》《国医与食养》《新闻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