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 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降压宝系列中成药对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有较好的疗效。目的 评价长期服用降压宝系列中成药对高血压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选取2001—2003年于河南省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就诊的1 36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高血压的标准二级预防措施并服用降压宝系列中成药,利用受试者脱离服药自然形成的队列差,以服药总月数42个月为标准分为短期服药组236例和长期服药组1 128例。收集年龄、高血压早发家族史、病程、血压级别、抗高血压西药使用情况、吸烟史、饮酒史、文化水平、运动量、睡眠状况等资料,连续追踪调查42个月,记录不良结局(心脑血管死亡、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等)的发生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长期服用降压宝系列中成药对高血压患者结局的影响。结果 入组患者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5.90%(217/1 364),2001、2002、2003年入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22%(80/360)、13.06%(64/490)、14.20%(73/514)。至试验结束,长期服药组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短期服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7%(24/236)比17.11%(193/1 128),χ2=7.03,P=0.008〕。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回归模型中,短期服药组不良结局发生率均高于长期服药组(HR均>1.00,P均<0.05)。结论 长期服用降压宝系列中成药能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邓松涛 《中医研究》2005,18(7):62-62,F003,F004
1 高血压病学学科[1] 高血压一方面是不同原因和疾病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一方面又作为原因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伤.与高血压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研究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即高血压病学(Hypertensionology).  相似文献   
3.
中药心律安胶囊1号治疗缓慢心律失常11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心律安胶囊 1号由淫羊藿、西洋参、麦冬、五味子、丹参、红花组成 ,是一种抗缓慢心律失常中药制剂。具有温阳育阴、益气活血的功能。我们在1986~ 2 0 0 0年期间 ,用心律安胶囊 1号治疗缓慢心律失常 112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观察对象1 1 西医纳入标准[1]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及传导阻滞 ,心电图(ECG)和 (或 )动态心电图 (DCG)提示 :①持续的窦性心动过缓 ;②窦缓伴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 ;③逸搏、短阵或持续逸搏心律 ;④慢快综合征 (伴随访性快速心律失常。如频发房早、阵发或反复发作的短阵房颤、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降压宝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股脉搏波传导(cf PWV)、踝臂指数(ABI)、颈动脉超声的影响。方法1 0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服用中药累计时间42个月(中医累计治疗时间)为节点分为强暴露和弱暴露组,以服药时间对靶器官损害情况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cf PWV、ABI、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强暴露组和弱暴露组比较,cf PWV、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弱暴露组较强暴露组易发生颈动脉斑块(HR=1.24,P0.05)。结论中药降压宝可明显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减缓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个体化治疗方法的临床实用价值和疗效。方法 :将 4 92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运用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个体化治疗方法将观察组患者分为 6型 ,分别服用协定处方降压宝 0 0~ 0 4号 5个品种。结果 :2组降压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 98.3 3 %和 88.3 3 %及86.67%和 5 0 .0 0 % ( P <0 .0 5及 P <0 .0 1)。观察组服药 1~ 5年随访表明舒张压 <12 .0 0 k Pa( 1k Pa=7.5 mm Hg)控制率为 87.0 0 %。观察组药品不造成钾代谢、脂代谢和糖代谢紊乱。结论 :辨证分型个体化治疗方法明显提高了舒张压控制率 ,同时对机体的代谢不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