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目的:探讨年龄45岁以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34例年龄45岁以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3例行(次)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例未行手术,29例同时辅以放、化疗。对≤35岁、36-45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31例平均随访6个月-10年,3例失访,5例≤35岁患者中2例死亡,1例复发,26例36~45岁患者中有8例死亡,2例复发。≤35岁者和36~45岁者在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病理类型及肌层浸润深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45岁以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期别较早,病理类型主要为子宫内膜样癌,35岁以下者预后较好。分段诊刮是诊断内膜癌的有效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对有高危因素者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2.
刘静  邓朝红  张丽红 《吉林医学》2011,(21):4437-4438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在Ⅱ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化疗前后Survivin表达。方法:选取收治的Ⅱ期宫颈癌患者77例,Ⅱa期18例,Ⅱb期59例,观察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后的近期临床疗效,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灌注化疗前后Survivin表达。结果: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后,Ⅱa期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有效率为61.11%;Ⅱb子宫颈癌期有效率为66.10%,平均有效率为64.93%。化疗前后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是缩小局部肿瘤的有效方法,Survivin在化疗前后的表达下降有可能成为子宫动脉灌注化疗一个重要的疗效评价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急诊异位妊娠腹腔镜治疗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妊娠为妇科常见病,部分患者就诊时病情已很危重。我院自2003年3月-2007年2月在急诊状态下实施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72例,与同期急诊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59例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不孕症患者有增多趋势,其病因复杂,一般检查或单一的检查方法难以作出较全面的诊断。导致诊断的不及时和治疗的盲目性。腹腔镜技术具有集诊断疾病、评估预后和治疗功能于一身的特点。因此其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2003年对78例不孕症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诊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1年2月新疆巴州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2例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资料。2例均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均进行化疗。结果 2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术前均误诊为卵巢癌,术后病理结果均为原发性输卵管癌。2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1例术后21月死于癌复发,1例化疗后血清CA125降至22.3kU/L。结论原发性输卵管癌症状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明确诊断主要依据术后病理,连续监测血清CA125水平对评估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阔韧带肌瘤切除术和开腹子宫阔韧带肌瘤切除术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切除阔韧带肌瘤的91例患者分为腹腔镜组43例,开腹组48例,对两组围手术期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短,术后病率两组比较无差异.结论:腹腔镜下切除阔韧带肌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子宫全切术是妇科最常见的术式之一。子宫切除后供应卵巢的血液减少了50%[1],可加速卵巢功能的衰竭。同时由于子宫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且有分泌功能,是维护妇女生命健康的重要器官,不能轻易摘除。妇产科保留功能手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即妇女患妇科疾病需要手术治  相似文献   
8.
患者24岁,已婚,维吾尔族。末次月经1996年6月4日,停经50天,阴道少量流血伴腹痛2天。尿妊娠试验阳性,门诊诊断不全流产,行清宫术,刮出少量宫内膜组织送病检,病理报告:宫内大量蜕膜组织。术后腹痛加重,以宫外孕收住院。查体:体温37℃、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9kPa,慢性病容,腹部平软,有压痛,无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阴道有少量暗红色血,宫颈光滑,轻微举痛,宫体前位,略大,左附件区可触到5cm×4cm实囊性包块,固定,有触痛。右侧附件正常。B超提示:左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盆底重建术与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在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疗效。方法:新疆巴州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1年5月在63例分期子宫脱垂Ⅲ-Ⅳ度伴不同程度阴道壁脱垂的患者,随机分为盆底重建术组(重建组)25例,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组(阴宫组)28例,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等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复诊以POP2Q分度疗效评价指标。结果:重建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低于阴宫组(P〉0.05),重建组术后住院日少于阴宫组(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治愈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可保留子宫,能够恢复和增强盆底支持结构及功能。术后近期疗效肯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中远期疗效需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10.
现今,腹腔镜技术已成为我国一些医院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及时总结已取得的经验,与同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现将我科自1997年8月至2002年8月开展的211例腹腔镜诊断和手术的操作技术与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