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Beclin1表达水平对喉癌细胞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利用以喉癌细胞株Hep-2、稳定转染pcDNA3.1-Beclin1质粒的喉癌细胞株Hep-2-Beclin1、稳定转染pcDNA3.1质粒载体的喉癌细胞株Hep-2-pcDNA3.1为研究对象,对3组细胞施加不同浓度的化疗药物紫杉醇(1、2、5、10、20μg/L)干预24h,利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紫杉醇对3组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3组细胞Akt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紫杉醇处理后的3组喉癌细胞与药物终浓度正相关地出现生长抑制率提高。当紫杉醇浓度大于5μg/L时,紫杉醇对Hep-2-Beclin1的生长抑制率高于对另两株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以终浓度为10、20μg/L的紫杉醇处理3株喉癌细胞24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各组细胞20μg/L紫杉醇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均高于10μg/L紫杉醇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P<0.05)。紫杉醇处理后Hep-2-Beclin1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Hep-2组和Hep-2-pcDNA3.1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ep-2、Hep-2-pcDNA3.1、Hep-2-Beclin1细胞Akt相对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24±0.03、1.25±0.05、1.27±0.09,3组细胞间Akt相对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p-2、Hep-2-pcDNA3.1、Hep-2-Beclin1细胞p-Akt即活化型Akt相对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98±0.09、1.03±0.04、0.54±0.03,Hep-2-Beclin1细胞p-Akt相对蛋白表达量低于Hep-2、Hep-2-pcDNA3.1组细胞(P<0.05)。结论:Beclin1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上调喉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噪音、药物、感染等因素可造成哺乳动物内耳和前庭区毛细胞损伤,以前研究显示这种损伤是不可逆性的,即不可再生出新的毛细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哺乳动物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再生出新的有功能的毛细胞,本文就内耳毛细胞的再生机制和功能恢复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海南省临床蜉蝣过敏情况,为过敏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5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用蜉蝣过敏原进行前臂皮肤点刺试验,然后随机选择20例蜉蝣点刺阳性患者进行蜉蝣过敏原鼻黏膜激发试验。结果 500例皮肤点刺试验中,蜉蝣阳性者占58.6%(293/500),20例阴性对照者皮肤点刺均为阴性100%(20/20);20例蜉蝣皮肤点刺阳性患者中过敏原鼻黏膜激发试验阳性者为20例(100%),20例阴性对照未见阳性反应。结论皮肤点刺和过敏原鼻黏膜激发试验结果相符合,蜉蝣为海南省重要过敏原。  相似文献   
4.
5.
摘要:目的讨论气管切开术后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的发生机理、临床特征及该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分析。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的82例上呼吸道阻塞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呼吸困难持续时间、气管切开术前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梗阻原因、慢性肺部疾病史、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诱导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发生的可能原因。结果82例患者中有15例(18.29%)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出现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呼吸困难持续时间、气管切开前二氧化碳分压、慢性肺部疾病史、高血压病史5个因素与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有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发生呼吸困难持续时间是影响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最重要的因素。结论对于长期上呼吸道梗阻慢性呼吸困难的患者,若进行气管切开术,应考虑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的可能。同时注意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并进行血气分析,以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