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浸润麻醉在拇外翻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自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手术治疗拇外翻患者48例,根据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分为联合局部浸润组和静脉镇痛泵组。联合局部浸润组24例,男2例,女22例;年龄21~78(58.3±7.7)岁;行软组织松解加Chevron截骨15例,行跖趾关节融合9例;术后即刻应用罗哌卡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混合稀释液20 ml局部浸润麻醉1次。镇痛静脉镇痛泵组24例,男3例,女21例;年龄23~81(56.8±8.3)岁;行软组织松解加Chevron截骨17例,跖趾关节融合7例;术后即刻静脉镇痛泵进行镇痛,设置基础流量为2 ml/h,自控剂量为0.5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患者术后12、24、48、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同时记录术后24 h换药时VAS,记录术后0~12 h、12~24 h、24~48 h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拆线后刀口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4~17(14.60±0.92) d。术后联合局部浸润组与静脉镇痛泵组12、24、48 h 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72 h 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0~12 h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两组均未发生麻醉药品不良反应。拆线后两组刀口愈合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静脉镇痛泵镇痛相比,罗哌卡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的局部浸润麻醉在不增加麻醉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显著降低患者拇外翻术后伤口疼痛,且不增加刀口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发病率较高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分为轻型和重型.近年重型急性胰腺炎(SAP)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15%~25%.SAP有多种并发症,其中最容易并发者为肺损伤,而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并发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3.
4.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下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小平  邓明明 《西南军医》2010,12(3):525-527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因各种胆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对高度怀疑或已证实为胆源性胰腺炎应立即采用内镜下治疗。目前内镜下治疗包括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papillotomy,EST)和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其已成为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胆源性胰腺炎内镜下诊治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F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胰腺炎2、4、8、12h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的方法,复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模型。分别对胰腺损伤、肺损伤程度进行病理评分;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胰腺组织湿重、血清淀粉酶;用ELISA法检测血清MIF含量;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MIFmRNA水平。结果:造模后各组肺损伤评分、胰腺损伤评分、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胰腺组织湿重及血清淀粉酶均逐渐升高;血清及肺组织中MIF均较正常组升高。结论: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发病过程中,血清及肺组织MIF表达明显增加,提示MIF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血清IL-18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AP患者血清IL - 18的浓度变化 ,探讨其可否作为AP严重程度 (尤其是ARDS是否发生 )的早期预测指标。方法 :89例AP患者分为AEP、AHNP无ARDS和AHNP并ARDS 3组 ,30例健康者为对照 ,采用ELISA法检测IL - 6、IL - 18,免疫扩散法检测CRP。结果 :AHNP(无论有无ARDS)血清IL - 6、IL - 18、CRP浓度明显高于AEP和对照组 ;AEP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并发ARDS的AHNP与无ARDS的AHNP ,IL - 6、CRP浓度无明显差异 ,但前者IL - 18浓度明显高于后者 (P <0 .0 1)。结论 :IL - 18不仅可预测AP严重程度 ,而且可预测是否发生ARD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肠镜诊断鞭虫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85年12月-2001年5月经结肠镜诊断的鞭虫病进行分析。结果:9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盲肠粘膜损害,并伴有多种胃肠道症状,腹泻38例(40%),腹痛37例(39.4%),黑便15例(16%),腹胀13例(13.8%),便秘10例(10.6%),纳差2例(2.1%),腹和便秘交替6例(6.4%)。结论:结肠镜检查对鞭虫病具有确诊意义。  相似文献   
8.
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及蛋白质芯片检测结直肠癌病人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初步探讨其用于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及弱阳离子交换表面CM10蛋白芯片监测7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48例良性病变对照及25例正常对照的血清蛋白质谱。分为训练集(40例患者40例对照)和验证集(30例患者和33例对照),前者用于筛选结直肠癌的差异蛋白标志物并建立人工神经网络(ANN)诊断模型,后者用于诊断效度的盲法验证。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和对照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共有148个明显表达差异的蛋白峰,筛选质荷比(m/z)为2957、2974、2982、3016、3282、5928、5948、6647、6661的9个蛋白质峰作为标志蛋白(P〈0.01)建立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结直肠癌进行盲法预测,结果表明该诊断模型检测结直肠癌的灵敏度为94.2%,特异度为91.3%。结论: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到对结直肠癌有鉴别意义的血清蛋白标志物,可能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FN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胰腺炎2、4、8、12小时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的方法,复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模型。分别对胰腺损伤、肺损伤程度进行病理评分,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胰腺组织湿重、血清淀粉酶,用ELISA法检测血浆FN含量,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的FN mRANA水平。结果:造模后各组,肺损伤评分、胰腺损伤评分、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胰腺组织湿重及血清淀粉酶均逐渐升高。造模后各组血浆及肺组织的FN均较正常组降低。结论: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发病过程中,血浆及肺组织FN表达明显降低。提示F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腹膜炎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在自发性腹膜炎(SBP)血清和腹水中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SBP、1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和腹水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和IL-8)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IL-1ra)。结果SBP和肝硬化腹水患者两类细胞因子(以IL-6和IL-10为代表)均升高,SBP患者升高幅度更明显,SBP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细胞因子很快下降。结论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在SB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两类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影响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