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实施关节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骨科80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实施关节镜治疗的患者(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间)纳入研究,按实际手术方案分组:全切组(n=40)、成形组(n=40),对全切组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全切除治疗,对成形组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分析疗效、膝关节活动及功能、安全性。结果:成形组术后1个月恢复优良率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与全切组组间对比更高(P0.05)。成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全切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实施关节镜治疗时运用半月板成形术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移植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2月-2010年1月,对215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移植重建(包括单束和双束)。比较患者术前、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稳定性改变。结果本组215例中210例获得随访,1例患者在术后6周出现膝关节内感染,予行关节镜下清理、抗感染等处理后治愈。术前和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15例患者物理检查均表现为膝关节不稳,术后所有患膝不稳定表现消失。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移植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疗效可靠,依据病人实际情况个性化合理选择单双束重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反应、术后康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7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7例,入院后完善检查,行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加用桃红四物汤口服治疗,治疗1~2周(平均10d)并随访3个月。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两组炎症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血沉、CRP(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能有效加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1~2007年笔者共完成45例49膝的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关节镜下手术.手术采用常规髌下前内侧(AM)和前外侧(AL)关节镜入路,根据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情况进行半月板全切或成型术,其中成型术8膝,全切次全切41例.结果 45例患者中3例失访, 其余患者术后随访6~84个月.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手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55分(40~71分),半年随访时93分(88~98分).结论 关节镜技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创伤小,术中能精确切除失稳破裂的半月板组织,术后患者恢复快,疗效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臂双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5例前臂双骨折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分别采用前臂尺骨背侧入路及桡骨掌侧入路,分别放置前臂自动加压(DCP或LC—DCP)接骨板或锁定钢板(IAEP),钻孔旋入螺钉内固定。术后依骨折固定牢固程度决定是否加用外固定。结果:所有病人半年后X线片见骨折均愈合,前臂旋转功能满意。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能有效地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但需掌握好手术指征和手术技巧。桡骨骨折的掌侧手术入路能有效避开桡神经深支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实施关节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骨科80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实施关节镜治疗的患者(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间)纳入研究,按实际手术方案分组:全切组(n=40)、成形组(n=40),对全切组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全切除治疗,对成形组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分析疗效、膝关节活动及功能、安全性。结果:成形组术后1个月恢复优良率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与全切组组间对比更高(P0.05)。成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全切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实施关节镜治疗时运用半月板成形术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对3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稳定性改善。结果本组36例均获得随访,术后1、3、6、12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增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36例患者物理检查均表现为膝关节不稳,术后所有患膝不稳定表现消失。结论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中短期疗效可靠,特别适用于需要尽快恢复运动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自体或异体材料移植手术失败的病人和合并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无法提供自体移植肌腱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微创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11年8月,利用关节镜微创技术对163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伤患者进行双束重建手术。手术采用常规关节镜髌下前内侧(AM)和前外侧(AL)入路,镜下证实前交叉韧带撕裂伤并处理合并伤后在胫骨结节内侧做斜形手术切口,取出半腱肌及股薄肌腱,修整编织,分别对折成3~4股,备用。在胫骨及股骨分别钻制2骨道(共4骨道),引入编织好的半腱肌及股薄肌。股骨端采用Endobutton翻转固定,胫骨端采用界面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 163例患者中3例失访,其余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30个月。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手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50(43~71)分,12个月后随访时Lysholm评分平均为93(78~99)分。优良率为95%。结论关节镜微创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仿造正常前交叉韧带的解剖结构,有效地重建了维持膝关节前后直向及轴向旋转稳定装置,术后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得到了全面的恢复,疗效较单束重建术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以及如何减少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的坏死率。方法对26例55岁以下股骨颈骨折病人实施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术中在C型臂严密监视下选择性地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术中务必对骨折精确复位,使股骨颈骨折达到近解剖复位。术后患肢禁负重一年。结果所有2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72个月,所有骨折按Garden分型,Ⅰ~Ⅱ型10例,骨折愈合,无股骨头坏死;Ⅲ~Ⅳ型16例,除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外,其余15例骨折全部愈合。结论精确达近解剖复位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是避免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治疗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术后股骨头坏死率低。但要掌握手术方法及技巧。C型臂术中透视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1~2007年笔者共完成45例49膝的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关节镜下手术。手术采用常规髌下前内侧(AM)和前外侧(AL)关节镜入路,根据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情况进行半月板全切或成型术,其中成型术8膝,全切次全切41例。结果45例患者中3例失访,其余患者术后随访6~84个月。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手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55分(40-71分),半年随访时93分(88~98分)。结论关节镜技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创伤小,术中能精确切除失稳破裂的半月板组织,术后患者恢复快,疗效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