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30例临床及X线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30例临床及X线表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院放射科(580021)邓东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是病因尚未明的肺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我院1985~199他住经临床确诊、有完整的.X线资料30例,就其临床和X线表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结节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是发生广泛的非干酪性上皮样细胞肉芽肿,约80%-90%胸部受累^[1]。70%-75%胸部结节病具有典型影像征象即两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伴有或不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25%-30%可出现不典型表现^[2]。尤其合并肺内病变。本病的X线平片报道较多,  相似文献   
3.
4.
患者1994年6月到我院就诊。体检:T36℃,表浅淋巴结不肿大,甲状腺不肿大,气管居中,两肺未闻干湿性罗音,心脏未闻杂音。实验血常规正常,痰结核杆菌检查4次均阴性,痰癌细胞检查(-),血沉6mm/第1小时。胸正位片在右上肺纵隔旁见一个6×6cm大小的园形阴影,边缘光滑,轮廓清楚,密度均匀,肿块的边缘与纵隔相交成锐角,侧位胸片该阴影于右下叶背段略偏后:胸透见该影与纵隔分开。病灶断层和胸部CT扫描肿块显示园形阴影下缘有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影像学诊断(附9例报告)邓东云丽琼邱仕忠*裴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南宁530021)原发性气管肿瘤临床上少见,有关其X线诊断过去已有报道[1]。随着放射影像学的发展,本病的发现逐渐增多,近年来陆续有CT诊断报道[2,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CT表现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或支气管肺泡灌洗病理证实的PAP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对PAP的CT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两肺弥漫性随机分布的斑片状磨玻璃影10例(100%),2例伴有肺实变,病灶与正常肺组织间分界清楚,呈地图样分布者8例(80%);在磨玻璃影中可见网格状较高密度影,呈碎石路征6例(60%);充气支气管征者4例(40%)。同一病例中可同时有上述几种改变。结论 PA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对PAP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首过期灌注强化指标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在肺癌TNM分期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行CT灌注扫描,依据首过期肿块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TDC)计算肿瘤的灌注强化指标,按病理结果分为:≤3 cm肺癌组和>3 cm、≤7 cm肺癌组,累及胸膜组和未累及胸膜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TNM分期按Ⅰ~Ⅱ期和Ⅲ~Ⅳ期分两组,并对肿瘤MVD计数。各组观察指标的差异采用t检验或t’检验;将CT灌注强化指标分别与MVD做相关性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VD和CT灌注强化指标评价肺癌TNM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 (1)肿块的强化峰值(PH)、肿块与主动脉PH之比(M/A)、灌注值(PV)和MVD在肿块直径≤3 cm与>3 cm、≤7 cm之间[分别为(33.73±20.56)HU、(31.26±13.22)HU;(0.28±0.10)、(0.24±0.14);(1.58±0.83)ml.min-1.ml-1、(1.45±0.81)ml.min-1.ml-1;(73.00±15.03)个/0.74 mm2、(66.42±12.93)个/0.74 mm2]差异均无...  相似文献   
8.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司他丁(UTI)是一种广谱的酶抑制剂,对于多种蛋白酶、透明质酸酶以及脂肪酶、磷酸肌酸激酶等与胰腺有关的消化酶类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为观察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我科自1999年5月以来对21例SA P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了乌司他丁对SAP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的 探索晚期血吸虫病微创外科处理, 以及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更安全精确、 损伤更小的方法。 方法 方法 应用腹腔镜和现代腔镜配套器械开展脾切除, 同时施行胃左静脉的胃支结扎, 以及食管旁静脉垂直进入食管壁的穿支静 脉结扎。结果 结果 14例患者均在处理脾蒂前分离脾动脉主干并夹闭。其中1例中转开腹, 原因为分离脾静脉时破裂出血所 致。无死亡病例。结论 结论 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经套管针 (Trocar) 腹壁孔将脾脏捣碎夹出, 无需扩大切 口取脾, 保证了真正意义上的微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肺部感染的多层螺旋 CT(MSCT)表现。方法临床证实的 HSCT 术后肺部感染192例患者,分析有完整胸部 CT 资料的69例各时期病原体种类及 CT 表现。结果(1)HSCT 术后肺部感染69例在术后早期(30 d 内)、中期(31~100 d)、后期(100 d 以后)3个时间段的构成比分别为55.1%、24.6%、20.3%。细菌、真菌及混合感染多发生于早期,分别占78.6%、52.6%、56.7%;病毒感染多发生在中期,占66.7%;后期细菌、真菌、病毒及混合感染分别占14.3%、10.6%、33.3%、26.7%。(2)CT 特征:细菌感染以实变影(7/14)及磨玻璃影(6/14)最常见;真菌感染以结节或肿块(15/19)最常见;病毒感染以磨玻璃影(3/6)最常见;结核均为混合感染,以结节(3/5)及多发实变影(2/5)常见;混合感染以磨玻璃影(15/30)及结节或肿块影(15/30)最为常见。在各病原体感染中除真菌感染出现征象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外,其他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SCT 术后肺部感染高峰为术后早期;细菌、真菌及混合感染多发生于早期;CT 对于 HSCT 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