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滑膜骨软骨瘤病是指关节内滑膜化生,滑膜内软骨或骨软骨结节形成,并产生关节游离体的一种慢性关节疾患,主要发生于关节滑膜,亦可发生于具有滑膜组织的滑囊及腱鞘。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检查方法的增多,滑膜骨软骨瘤病的检出率也提高,本文对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例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SCT在肝包虫囊肿及其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确诊的46例肝包虫囊肿的CT表现。结果:46例共61个包虫囊肿。单房性包虫囊肿14例,多房性包虫囊肿32例;有钙化16例,无钙化30例。其中有并发症19例。单房性包虫囊肿并发症中内在性破裂4例;多房性包虫囊肿并发症中13例为交通性破裂,直接破裂2例,合并感染2例。误诊1例,46例术前CT诊断正确率为97.8%。结论:螺旋CT可为肝包虫囊肿及并发症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搜集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甲状腺双叶肿大,腺内见多发低密度结节灶;甲状腺癌8例,腺体病变区密度不均匀减低,囊变区壁厚薄不均,腺体界限不清,侵犯邻近周围组织;桥本甲状腺炎5例,Graves病3例,甲状腺双叶呈对称性肿大,密度均匀减低,腺内无更低密度结节。结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CT表现各有其一定的特征性,掌握其特点,对术前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骨创伤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6洌骨创伤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和图象三维重建。准直宽度1~2.5mm,层宽1~4mm重建层厚1~2mm,将表据传至专门工作站,对受检部位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多轴向投照容积重建(MPVR),用平滑算法重建(SSD)图像可获得高清晰幽像。结果:46例患者中用SSD和MPR以横断面螺旋扫描图像均明确地显示骨折线和关节腔内游离碎骨片,并且清晰显示了骨折的细节和碎骨片的空间位置关系,重要的是所有患者检查X线平片后,均束发现骨折或可疑骨折。结论: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能提供骨创伤非常有价值的空间关系信息,临床应用价值大,特别是对诊断不规则骨的细小骨折和骨关节腔内的碎骨片,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的类型、发生部位以及韧带和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结果 42例共有79处隐性骨折,其中隐性骨皮质下骨折(Ⅰ型)29例(69.05%),隐性骨皮质骨折(Ⅱ型)10例(23.81%),隐性骨软骨骨折(Ⅲ型)3例(7.14%)。53处隐性骨折发生于胫骨平台外侧和股骨外侧髁,伴有膝关节韧带损伤38例(83处)处和半月板损伤36例(58处),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和外侧半月板的损伤分别占40.96%(34/83)、31.33%(26/83)和55.17%(32/58)。MRI表现:Ⅰ型骨皮质下骨松质内范围较大的地图样、网格状和线状异常信号区。Ⅱ型关节软骨下骨皮质的低信号带中断,垂直或平行延伸于软骨下,与骨髓的高信号形成明显的对比。Ⅲ型关节软骨层次不清或者连续性中断,伴软骨下骨性关节面下陷变形。结论 MRI对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成为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中,牙源性角化囊肿6例,单房囊性病变,囊内密度不均;非角化囊肿14例,颌骨内囊肿、界清、密均;造釉细胞瘤4例,为单房或分叶多房状,囊内密度不均。侵犯邻近结构。结论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的CT表现各有其一定的特征,大部分可作出诊断,明显优于X线检查。可作为定位、定性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隙癌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CT表现。结果:肿瘤的大小、肜态不规则,密度为不均匀的低密度。边缘不清晰者31例(88.5%),肿瘤内见沙砾状、斑点状钙化者10例(28.6%).见囊变区者15例(42.9%).其囊壁厚薄不均,有壁结节形成。18例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强化。病变呈浸润性生长10例(28.6%).气管受侵犯3例,食管受侵犯1例,咽喉受侵犯1例,颈部肌肉、血管鞘和皮肤受侵犯4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6例(45.7%),其中单侧转移12例,双侧转移4例。结论:甲状腺癌的CT特征性表现对于甲状腺癌术前确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CT与核磁共振应用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放射科于2017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CT检查,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ARCO分期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股骨头坏死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ARCO分型中,Ⅲ期和Ⅳ期患者占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但其Ⅰ期和Ⅱ期患者的占比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38例骨关节创伤患者螺旋CT扫描及重建图像资料,全部病例均接受X线、CT检查及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MPR、容积积分法VR及表面遮盖SSD)技术,采用平滑及超高算法获得高质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经MPR、VR及SSD三维重建后均发现骨折,并能立体、准确地显示骨折线的长短、走向累及关节面和骨折断端的形态以及游离小骨片的大小空间位置及骨折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生育活跃期维吾尔族及汉族女性骨盆生理常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12年1月至12月总结新疆地区生育活跃期汉族及维吾尔族女性各90例,南方汉族女性109例,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及骨盆数字化测量技术测量其骨盆的主要产科径线及角度,得出新疆汉族及维吾尔族育龄女性骨盆的生理常数值,并对各组数值进行比较。结果 90例维吾尔族女性中有18例存在尾骨上翘,而汉族女性中未见(P<0.05);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女性在骨盆入口平面各条径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径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疆地区汉族女性入口后矢状径(52.79±7.64)mm较南方汉族女性后矢状径(47.70±8.43)mm明显增大(P<0.05),但入口前后径(115.26±8.34)mm又较南方汉族女性入口前后径(122.40±8.27)mm明显减少(P<0.05)。结论新疆地区女性骨盆的生理常数值具有自己的特点,地区内不同种族间也有一定差异。在制定产科径线标准上,要考虑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