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漏的原因,预防方法。方法:对2002年以后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改变胰肠吻合方式,重视吻合端腔内引流,早期使用生长抑素情况分析。结果胰瘘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要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关键在于吻合方法的改进,良好的手术技巧,吻合口肠袢内的引流减压,早期使用生长抑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 术)加直肠闭式修补术(Block 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 近9年来对女性直肠前突患者先后采用Block 术(36 例)和PPH+Block 术(41 例)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比较其术后第1 天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1 天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6、12个月PPH+Block 术组与Block 术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5.4%、82.9%、82.9%和58.3%、52.8%、5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PH+Block 术治疗直肠前突较单纯Block 术疗效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单纯性外伤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术中脾蒂离断方式与胰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共293例单纯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治疗资料。通过两种手术方式的对比,取得有意义的结果。结果改良组胰漏发生明显降低,住院时间缩短。结论改良的脾蒂离断在脾切除术中可以减少胰漏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红藤汤对膈下脓肿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2010年1月间因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膈下脓肿患者,采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后应用抗生素及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加服红藤汤的两组效果分析。结果:膈下脓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后抗生素加服红藤汤的效果明显优于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后应用抗生素组。结论:红藤汤对膈下脓肿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2岁,因腹部肿物进行性增大,腹胀,消瘦二个月来诊,两年前因患腹膜后脂肪瘤手术治疗,切除肿瘤重达6.5kg。入院后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正常。腹部略膨隆,中腹部可触及20cm×20cm肿物,表面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不佳,叩诊实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CT报告为腹膜后脂肪瘤,心电图检查正常,择期手术治疗。术中见腹膜后巨大肿物,以左腹膜后为主,上达肋弓,左侧抵侧腹壁,右侧达结肠肝曲,下界达盆腔,结肠系膜向前顶起,横结肠、降结肠被挤压变扁,左肾被推移到脊柱前弓右侧,打开后腹膜,见肿物呈分叶状,包膜完整,分离别剔除肿物,…  相似文献   
6.
克罗恩(Crohn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其并发症一急性肠穿孔约占10%~40%。对于克罗恩病肠穿孔,由于起病急,容易误诊。本院误诊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