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眩晕是系统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有视物旋转性眩晕者为真性眩晕。仅有头晕、头重脚轻感而无旋转感称假性眩晕。眩晕不伴瞬间意识丧失。本组应用纳洛酮与利多卡因治疗眩晕各30例,疗效对照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长托宁及阿托品在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效果。方法将144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治疗组使用长托宁、对照组使用阿托品,同时均伍用氯解磷定注射液,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胆碱酯酶活力复原时间、中毒症状缓解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次数、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但长托宁用药次数少,患者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37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组)和对照组(单用糖皮质激素组),分析治疗2周末、4周末的肺功能FEV,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末、4周末肺功能FEV,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较单用糖皮质激素有效。  相似文献   
4.
笔者报告无痛型老年心肌梗死124例占同期急性心肌梗死406例的30.5%。男女之比为2.3:1,无痛型老年,心肌梗死主要临床症状是呼吸困难占41.9%,上腹部或其它部位痛占30.6%,其次是胃肠道症状和突然心悸等,主要体征是心音低钝、肺部湿哆音、心动过速等,结合动态心电图和血清酶学检查,对于无痛型老年心肌梗死则不难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5.
笔者报告20例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男性1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9.45岁。通过应用PEEP(呼吸末正压通气)及对症治疗,12例转危为安,病情恢复。通过复习文献,对PEEP的临床应用指征、作用机理、压力调节、脱机指征及并发症等进行讨论。认为PEEP是治疗ARDS的有力手段,应从小量开始,在8~12cm H2O时,对循环影响不大,亦无严重气压伤。在应用过程中,通过观察心率、血压、血气及尿量,注意选择适宜的PEEP,必要时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相似文献   
6.
癫痫持续状态为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常因严重的合并症而危及患者生命。近一年来我院急诊科抢救1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现总结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并发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将本院自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被确诊为由支气管哮喘并发的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共5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的患者单独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另外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治疗。观察治疗72 h和7 d之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72 h以后,观察组患者动脉血中的血气指标中的pH、PaO2、PaCO2和SaO2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该两组数据对比分析,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经过7 d的治疗以后,共有18例患者的哮喘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治疗总有效率是69.2%;观察组中的27例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全部得到了缓解,总有效率达93.1%。该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有效率相比较,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并发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另外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急救治疗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从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治疗的患者共72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急救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给予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在疗程结束后观察该两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冠脉再通的患者共有29例,总再通率是80.6%;对照组冠脉再通患者共有15例,总再通率是41.7%;两组冠脉再通率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肌衰竭以及休克)的发生率是33.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86.1%,该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O.05),存在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h内运用尿激酶溶栓来进行急救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冠脉再通,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使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