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年强化管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探索血糖、血压、血脂水平及联合达标≥3次与微血管并发症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三里屯社区2008年入选的224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113例)和标准组(111例),对其连续管理并随访9年,以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主要管理指标,比较管理前后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收集终点事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比较管理后两组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探索分组管理方式和主要指标达标次数是否≥3次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入组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吸烟情况、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LDL-C、HbA1c及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强化组FPG、2 h PG、LDL-C、HbA1c、UAER水平低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组发生或加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例(5.4%),糖尿病肾病13例(11.7%);强化组发生或加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例(0.9%),糖尿病肾病5例(4.4%)。两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和联合达标≥3次的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低于HbA1c和联合达标<3次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T2DM强化管理可有效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HbA1c达标、联合达标次数≥3次,更可明显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本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分析,从而为社区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管理提供了依据。方法:将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糖尿病肾病(UAER<20?g/min)组,早期糖尿病肾病(20?g/min200?g/min)3组,统计分析危险因素:病程、腰围和腰臀比、血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结果:3组糖尿病患者的腰围、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和血肌酐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肾病与糖化血红蛋白、腰围和尿素氮独立相关。结论:糖尿病肾病与糖化血红蛋白和中心性肥胖密切相关,社区管理糖尿病应重视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和中心性肥胖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甲医院与社区联合强化管理糖尿病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资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患者149例,随机分为强化组和标准组,分别行强化管理和标准管理。比较管理前后身高、体质量、腰围、颈围、臀围、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结果管理2年后,强化组FPG、HbA1c、TC、L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FPG、HbA1c强化组较标准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组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标准组,使糖尿病患者受益更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