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阴道毛滴虫可致滴虫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为了解阴道毛滴虫在山西妇女中的感染情况,我们曾于1973年9月对山西省朔县某村部分妇女和1975年3~6月对太原市城区妇女病普查的同时,进行阴道毛滴虫感染情况调查,以及山医二院妇科门诊部分就诊病例的化验检查,现将调查结果简报于后,供参考。调查方法:用消毒扩阴器和棉签,取阴道后穹窿分泌物,作生理盐水悬滴法涂片、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1951年在Bolt氏从国内各地教会医院收集的白蛉資枓中,曾提到我省太原等二地发現白蛉,但是沒有蛉种的说明。至于黑热病的流行情况虽早已存在,但据現有文献記載,是在1923年Young氏首先报告本省太谷县发現有类似黑热病的病例存在。随后也不断发現病人。195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曾派  相似文献   
3.
作者于1986年7~8月,在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进行医学昆虫学调查中,在保护区边缘地带(五寨县店坪村周围)及保护区内,采获脉毛蚊的成蚊和幼虫,经鉴定为黑须脉毛蚊(Culiseta bergrothi)和大叶脉毛蚊(C.megaloba)两种,此为山西省的首次报告。  相似文献   
4.
1985年4月,制作人体解剖学标本时,发现一例蛔虫侵入多种脏器尸体,现将尸检结果报告如下。死者女性,年龄约4岁,身高80cm,乳牙已出齐。口腔及左右鼻腔内发现蛔虫6条,气管内有蛔虫3条,其中2条分别钻入右肺中支气管和左肺下支气管,使支气管完  相似文献   
5.
我国五种常见白蛉咽甲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蛉咽甲是确定蛉种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了解咽甲内齿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情况,对白蛉分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中华白蛉、中华白蛉长管亚种、江苏白蛉、蒙古白蛉和孙氏司蛉等五种白蛉咽甲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咽甲内有10余种不同型状的齿,正是这些齿的有无、生长位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才构成了咽甲在种间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黑热病在山西省流行已久,据文献记载,山西省黑热病首先由 Young CW(1923)报告:在太谷县发现有类似黑热病的病例,但未作确定诊断。解放后,50年代初期,黑热病在山西分布广泛,流行严重。据调查当时有67个县市有该病发生(何凯增等1959)。随后采取大力防治措施,于1959年,黑热病得到基本控制。但是60~70年代,由于放松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山西省西部有黑热病散发。吕梁地区石楼县于1978年4月发现一例,经临汾地区医院病原确诊;临汾地区大宁县于1979年3月发现一例,经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原确诊。因此,对该地区的白蛉种类调查,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意义,而且以往未见报  相似文献   
8.
带绦虫病150例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是山西省常见的人体绦虫。我们收治病人150例,其中猪带绦虫141例,牛带绦虫9例,采用南瓜子、槟榔和灭绦灵驱虫,结果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 共收治粪便找到绦虫节片或绦虫卵患者150例,其中猪带绦虫141例,牛带绦虫9例。男性72例,女性78例,年龄为1.5岁至63岁。  相似文献   
9.
<正> 山西省寄生虫病有20余种,现概述如下。一、人体原虫痨1.黑热病:50年代初,黑热病在我省的流行十分广泛,据统计,约有67个县市发病,传染源主要是病犬。患者多为10岁以下的儿童,年龄最小者仅5个半月。在50年代末期,经过大规模的综合防治后,黑热病的流行范围逐渐缩小,但仍未绝迹。1981年以后,新发病例多限于武乡县境内。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华白蛉的体表形态进行了初步观察,发现白蛉成虫全身被有许多刚毛、鳞片和微毛等。触角膝状刺和触须牛氏刺经高倍放大后,表面有许多微孔。牛氏刺并非真正的刺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