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沙培林瘤腔内注射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对36例脑胶质瘤病人于手术切除肿瘤后,放置Ommaya囊,瘤腔内注射沙培林治疗。4次为一疗程,定期复查CT随诊,可重复治疗2~3疗程。结果病人反应轻微,耐受性好。CT复查见残余及复发的肿瘤液化、坏死。随访8月~4.5年,存活29例,术后3年以上者21例,2年以上者26例。结论该疗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应用于脑胶质瘤术后的病人,可延长其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耳后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报告自1984年1月至1993年4月,对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久治不愈者1100例,采用局麻、耳后小切口入路行桥小脑角探查术。据术中发现不同病因采用神经血管减压术、肿瘤切除术等治疗。本组死亡2例,近期总有效率为99.5%。对本病的治疗方法、术式的选择、并发症和副反应的防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沙培林治疗裸鼠脑胶质瘤基因的PCR检测.方法 16只BALB/C裸小鼠皮下接种U251脑胶质瘤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四只.接种后10 d,肿瘤长至约3~4 mm大小时开始给药,对照组0.2 ml生理盐水,低剂量组沙培林0.2 KE、中剂量组0.4 KE、高荆量组0.8 KE,隔日1次,瘤周注射.给药8次后解瘤实验.从组织中提取总RNA,取20 mg组织加液氮,匀浆研磨,加入TRIZOL裂解液1 ml,采用一步法抽取总RNA,经由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鉴定RNA纯度与浓度,结果 在1.9~2.0之间.逆转录(RT):各取总RNA 1.5、、μg,在终体积为20μl反应条件下,-37℃逆转录1 h,-94℃预变性5 min,获得单链cDNA模板.PCR:各取模板cDNA 2μl,据不同检测对象设计引物,分别进行终体积为30μl的PCR反应,扩增30~50个循环.结果 不同组U251瘤细胞Fas、Bc1-2、Bcl-x、Bax、P53的mRNA从左至右依次为C1、C2、L1、L2、M1、M2、H1、H2、Marker,Bcl-2及P53(突变型)的表达由C至L、M、H逐渐下降,而Bax、Fas及Bcl-xs的表达则又由C至L、M、H逐渐升高.结论 不同基因rt-PCR的检测结果 同样证实了沙培林对脑胶质瘤患者瘤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它是通过上调促凋亡基因Bax、Fas、Bcl-xs及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P53(突变型)而发挥杀伤瘤细胞、抑制其生长的.  相似文献   
4.
胼胝体前部切开术治疗小儿额部脑穿通畸形引发的顽固性癫痫刘学宽,刘国伟,赵长地,程启龙,邵彤,李洛自1991年以来,采用胼胝体前部切开术,治疗小儿额部脑穿通畸形引发的顽固性癫痫5例,经随访效果满意,报道如下。病例资料例1男,8岁。因癫痫频繁全身抽搐性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鞍区肿瘤较为常见,且近年来采用翼点入路手术逐渐增多,本文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探讨翼点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方法 本组135例鞍区肿瘤,术前根据CT、MR及脑血管造影,确定肿瘤与周围的关系,经翼点入路手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4个不同的间隙切除肿瘤。结果 80例全切,42例近全切,13例大部切除。近期明显好转93例、改善30例、无变化10例、死亡2例。半年以上随访103例,能正常工作(或学习)64例、能做轻工作等20例、生活自理10例、生活不能自理8例、死于心脏病1例。结论 采用翼点入路多能满足鞍区不同类型鞍区肿瘤的显露,能提高肿瘤全切率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儿童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微小型脑肉芽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儿童以癫痫淡首发症状的微小型脑肉芽肿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根据颅脑CT扫描所见,采用显微操作完整切除病灶。结果:9例均在显微镜下操作将病灶完整切除中的分布7例随记8个月-9年,并经DCT复查证实无复发,癫痫消失。  相似文献   
7.
脑室-腹腔分流管致小儿斜疝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儿,男,6岁.因右阴囊内包块伴疼痛1 d而就诊,曾于当地医院按斜疝手法复位治疗无效.查体:右阴囊肿大,触及质硬的条状物,疝环小指尖样大小,条状物不易还纳.头颅较正常儿大.2年前曾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并见腹部剑突下手术切口痕.诊断为:脑室-腹腔分流管致小儿斜疝.硬膜外麻醉下原切口打开腹腔,轻柔并缓慢地拔出腹腔分流管,并剪除远端一部分后固定于肝圆韧带.病儿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内小肉芽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内小肉芽肿聂振明*朱广廷*段德义△赵长地*程启龙*张志强*李洛*刘学宽*郝明珠**赵公明感染性肉芽肿是颅内少见的占位性病变[1]。我院1985~1995年收治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微小脑肉芽肿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9...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表现为肢体的不自主震颤、肢体僵硬强直及运动不能,影响着病人的生活和工作,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最近,我院成功地为一帕金森病患者实施了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A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睑及面肌痉挛是一局部肌张力障碍性常见病。多年来,常用药物、封闭、针灸、埋线、手术等疗法,效果不理想。1973年Scott[1]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斜视,取得成功。我科1994年2月至1995年9月,采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局部注射治疗42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42例中男14例、女28例,年龄8~78岁,平均46岁。眼睑痉挛9例(双眼睑特发性不自主抽动7例,单侧上或下眼睑不自主抽动2例),面肌痉挛33例(左侧23例,右侧8例,双侧2例),表现为眼睑及面部发作性不自主抽动。病程2个月至16年,平均4年6个月。按眼睑及面肌痉挛强度分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