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慈溪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3—2015年细菌耐药率情况及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选择依据。方法分析2013—2015年呼吸内科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及DDDs情况,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呼吸内科分离出的病原菌株数量最高的前5名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热带假丝酵母菌。DDDs值最高的前5名为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头孢噻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制霉菌素。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与其DDDs值存在相关性(r=0.99,P<0.05),其耐药率高于全院平均水平(P<0.05);阴沟肠杆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与其DDDs值存在相关性(r=0.99,P<0.05),其耐药率与全院平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部分抗菌药物的DDDs值与细菌耐药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可作为临床选择抗生素治疗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浙江省慈溪市28家医院实验室全血细胞计数检测(CBC)结果的可比性。方法使用28份标本对全市28家医院实验室进行考核,以其中5家参加省室间质评且成绩优秀的市级医院的检测结果均值作为定值。选择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和血小板计数(PLT)5项指标。结果 28家实验室中除1家实验室的HCT结果在允许范围之外[相对偏差达到9.3%(1/28)],其余各实验室结果都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其中WBC、RBC、Hb和PLT的值都小于1/2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对8家等级医院和20家乡镇医院的1号标本5项参数分别进行分析,Hb差异有统计意义(<0.05),其余4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2号样本5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各实验室检测CBC的仪器,使用Sysmex公司、迈瑞公司、日本光电公司分别为25家、2家和1家。不合格实验所使用的仪器为Sysmex,其所致不合格原因应为仪器长时间未进行校正,并忽视日常质量管理所致。各医院参加省室间质评EQA成绩,2014年有2家发生失控,其中1家与本次调查的不合格单位一致。结论慈溪市内等级医院与乡镇医院间CBC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推进本地区实行实验室间检验结果互认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慈溪市2017—2021年≥40岁人群骨质疏松症(OP)流行病学现状及防治策略。方法 以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慈溪市2017—2021年≥40岁人群OP发生及防治现状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评估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慈溪市2017—2021年≥40岁人群OP患病率为16.8%治疗率为32.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及营养状态良好是≥40岁人群患OP的独立保护因素(均P <0.05)增龄、OSTA指数高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水平低是患O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女性、年龄大、体质量轻、营养不良及日常活动不能自理是≥40岁人群患OP的危险因素,加强科普宣教提高老百姓对OP危险因素的认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8岁,无明显诱因发热,最高38.6℃,反复发热3 d,入院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体温波动,伴中上腹胀闷.血常规WBC:3.9×109/L,NE:0.60,LY:0.23,MO:0.17,血培养检出奥斯陆莫拉菌.给予菌必治,氧氟沙星治疗,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毒素基因的Allglo探针技术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Allglo探针技术结合多重荧光PCR,建立快速、简便鉴定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相关毒素基因的方法。方法选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紧密黏附素基因( eae)、志贺样毒素Ⅰ基因( stx I)、志贺样毒素II基因( stx II)和转录激活因子基因( aggR)作为靶点。通过设计引物和Allglo探针,建立多重荧光PCR反应体系。同时,构建了4种毒素基因标准质粒,进而评价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结果基于Allglo探针技术的多重荧光PCR方法可同时准确、特异地鉴定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所携带的4种毒素相关基因,eae基因和aggR基因的灵敏度为10 copies/μL,stx I基因和stx II基因的灵敏度为1 copies/μL;定量检测的批间和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356份腹泻粪便样本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检出39份基因阳性。39份阳性样本中,eae基因阳性为53.85%,stxⅠ基因和stx II基因阳性为23.08%,aggR基因阳性为46.15%。通过直接测序方法进行鉴定,符合率达到100.00%。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基于Allglo探针技术结合多重荧光PCR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好和灵敏度高等特点,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鉴定提供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氰碘柳胺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体外抗菌活性,为进一步探讨其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提供依据。方法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02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6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56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氯氰碘柳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氯氰碘柳胺对MRSA或MSSA的MIC值范围均为0.5~2.0 mg/ml,MIC50均为1.0 mg/ml,MIC90均为2.0 mg/ml。结论氯氰碘柳胺对MRSA或MSSA体外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两者间的MIC50与MIC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社区骨质疏松症教育与干预的初步结果。[方法]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慈溪市16家卫生机构设立骨质疏松症干预点,共纳入854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459例列入干预组,给予骨质疏松教育与相应干预;395例为对照组,常规社区管理,未给予相关教育和干预。干预期为1年,与对照组比较,并比较干预前后研究对象对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认知的变化,以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变化和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的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对骨质疏松和跌倒危险因素认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各项危险因素的认知率均明显上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干预组的腰椎BMD和股骨颈BMD均显著增加(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腰椎BMD和股骨颈BMD均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腰椎BMD[(0.7±0.1)g/cm2vs (0.5±0.1)g/cm2,P<0.05]和股骨颈BMD[(0.8±0.1)g/c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