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腹部手术后伪膜性肠炎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8-1998年腹部手术后发生伪膜性肠炎32例,占全腹部手术病例的1.25%(32/2548)。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胸腔积液患者经X线胸透 ,CT及穿刺抽液等检查多能确诊 ,但少数不典型患者经常规内科检查仍不能确诊。为探讨胸腔镜检查诊断原因不明胸腔积液的价值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 ,进行了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 34例 ,男 16例 ,女 18例 ,平均 46± 12岁 ,均为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1 2 方法 以OlympusXT 30型纤支镜代胸腔镜 ,自制套管针作进镜通路。常规B超定位后 ,胸穿抽胸水 5 0 0~10 0 0ml,注入等量过滤空气形成人工气胸 ,在X线透视下定位选择切口部位 ,一般选择腋中…  相似文献   
3.
传统理论认为,术前清洁灌肠需左侧卧位。从大量的临床实践看,采取头低臀高侧卧位对病人进行清洁灌肠效果好。本文对80例需清洗灌肠的手术病人随机对照分析,经科学方法得出科学结论。实验组在灌肠次数、灌肠量、肠道清洁情况、肠道粘膜损伤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我们采用翼点入路、眶额入路、额颞眶颧入路并应用显微技术切除 13例颅眶沟通肿瘤 ,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共收治 13例 ,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17~ 6 5岁。病理诊断脑膜瘤 7例 ,横纹肌肉瘤、恶性淋巴瘤各 2例 ,视神经胶质瘤、转移瘤各 1例。眼球突出 12例 ,视力下降 7例 ,眼球活动障碍 4例 ,复视 5例。 CT扫描 13例 ,MRI检查 8例 ,DSA9例。肿瘤全切 12例 ,次全切 1例。手术方法 :采用翼点入路、眶额入路、额颞眶颧入路开颅 ,采取以下 4种方法开眶 :1扩大眶顶骨缺损开眶 :暴露肿瘤后 ,沿肿瘤周边放射状切开肿瘤…  相似文献   
5.
我门诊部注射室在给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时,个别患者突然发生昏厥现象。笔者对近年来的50例昏厥患者,就其昏厥发生的原因、急救护理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患者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10~56岁。其中本机关职工32例,附近居民8例,学生10例。1.2 临床观察 患者在肌注时或肌注完成数秒钟内,突然表现为面色苍白、恶心、全身冷汗,随即意识丧失。测脉搏42~70次/min,微弱。血压9~12.5/5.6~8.8kPa,呼吸16次/min,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胰源性门静脉高压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11~2004-11间5例SPA胰源性门静脉高压并发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发生出血时间、出血量,治疗方法采用经导管动脉(出血处)栓塞术(TAE)止血,再行脾切除术治疗。结果出血多发生在SAP发病后6~8周,出血量平均1800mL。治疗采用TAE加脾动脉栓塞,均获暂时止血效果,2例复发出血病例再次栓塞,1例成功,1例死亡。存活的4例均行脾切除术后治愈。结论胰源性门静脉高压并发消化道出血是SAP后期少见并发症,选择性动脉造影是诊断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的首选方法;对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病人,TAE加脾动脉栓塞为首选治疗方法;胰源性门静脉高压最有效的治疗是脾切除。  相似文献   
7.
李秋成  赵金芝 《黑龙江医学》2006,30(10):725-72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2-01~2004-06对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了包括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在内的多种非手术治疗手段。其中,对6例腹腔渗液较多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腹腔灌洗;对4例合并胰腺周围积液并感染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结果9例病人全部治愈,包括1例暴发急性胰腺炎,无1例需手术治疗,腹腔引流管置留时间为5~7d,胰周引流管置留时间为7~60d(平均30d),住院时间32~152d,平均68d。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积液较多者,以及胰腺周围积液合并感染者能够进行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它的成功应用为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HP)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的病因关系已为许多研究所证实。因此,HP感染的根除治疗对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所自1997年以来应用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治疗25例十二指肠溃疡合并HP感染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25例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溃疡合并HP阳性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25~70岁,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恶心、反酸等。治疗前1个月未使用过抗酸药物、铋剂、质子泵抑制剂。25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相似文献   
9.
重症急性胆管炎142例分析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病人的手术时机,抗生素治疗和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5月至2008年7月二院收治的142例ACST患者的手术,经十二指肠鼻胆管引流术(ENBD),抗生素治疗和术中胆汁细菌学培养术治疗等情况.结果死亡4例,其中手术治疗死亡1例.手术治疗137例,术后胆道残余结石10例,术后40例次出现并发症.ENBD治疗18例均治愈.术中胆汁细菌学培养123例,108例培养阳性,培养出细菌98株.结论ACST病人诊断一旦明确,应尽早手术.ENBD创伤小,胆道减压效果确实,亦为择期手术创造了条件,术中胆道镜对减少胆管残余结石十分重要,而细菌学培养对指导抗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秋成  赵金芝 《黑龙江医学》2006,30(11):837-838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及保守治疗的适应证。方法本组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均采用保守治疗,包括严格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结果治愈52例,死亡4例。平均住院31 d。主要并发症:ARDS、假性囊肿、呼吸衰竭、心衰等。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在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前提下,采用保守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