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83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83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品种为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不良反应以皮疹、过敏样反应为主,涉及双黄连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51个品种。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乳腺癌骨转移的规律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2年1月-2011年1月确诊为乳腺癌骨转移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电话或复诊进行随访。结果 15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骨转移以多发病灶起病为主,其好发部位依次为脊柱、胸部、骨盆、肢体、颅骨,转移率分别为75.3%、74.0%、56.0%、46.7%、28.7%,不同转移部位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月经状态、淋巴结转移数目、临床分期、CerbB-2状态、内分泌治疗与否、是否合并内脏转移、骨转移部位数是影响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总生存的因素。Cox多因素回归结果分析显示,内分泌治疗与否、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否合并内脏转移、骨转移部位数和CerbB-2状态与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有关。结论乳腺癌骨转移易发生于中老年人,以35~60岁年龄段为主。淋巴结转移数目多、未经内分泌治疗、合并内脏转移、初发时骨转移病灶数目多及CerbB-2表达阳性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大肠癌组织中Ang-2、Tie-2和VEGFR-2的表达水平,探讨3者在大肠癌发生、复发转移、预后及血管生成中的
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SP方法,检测118例大肠癌组织中、40例癌旁组织及40例肠道良性疾病组织中Ang-2、Tie-2及
VEGFR-2的表达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MVD)进行检测,分析它们与大肠癌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大肠癌组织中Ang-2、
Tie-2及VEGFR-2在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58%、69.49%和61.0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25.00%、17.50%和17.50%及大肠
良性病变组织中的35.00%、32.50%和32.50%;( P值均<0.05);大肠癌组织中2个或3个因子共同表达率为61.02%,明显高于单
个因子阳性表达率(15.25%);癌组织中MVD表达量为(31.43±10.5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10.61±3.76)和大肠良性病变组织
中的(16.89±3.83)(P<0.05)。三者表达与CEA和MVD均呈正相关(P<0.05)。Ang-2的表达与CA19-9呈正相关(P<0.05),
Tie-2和VEGFR-2的表达则与CA19-9无关(P>0.05);根治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者和未复发转移者Ang-2、Tie-2和VEGFR-2的
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Ang-2、Tie-2和VEGFR-2在
大肠癌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高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复发转移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