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
活血通腑方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活血通腑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粘连性肠梗阻病人56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8例采用单纯西医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活血通腑方煎剂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就2组消化功能恢复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28例,治愈及好转26例,手术2例;对照组28例,治愈及好转18例,手术10例,2组治疗方法对患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消化功能恢复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腑方可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高位虚挂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位肛瘘传统的治疗方法为低位部分切开,高位应用橡皮筋慢性勒断肛管直肠环后引流,虽然能避免完全性肛门失禁.但轻度失禁或锁眼畸形仍难避免。为克服以上缺点,我们采用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所创用的高位部分橡皮筋虚挂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31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直肠下端粘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III度内痔的效果。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德合资法兰克曼公司的环形吻合器对50例III度内痔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Milligan-Morgan手术50例。术后随访6~36个月。结果:两组手术近期和术后6~36个月疗效相当,但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直肠下端粘膜环形切除术治疗III期内痔比传统手术更符合生理要求,手术简单、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和高位脓肿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大样本量、前瞻性研究、多中心试验的方法,将193例高位肛瘘及高住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引流挂线组和切割挂线组,在正确处理内口的前提下,分别采用内口上方引流挂线法(虚挂线)和内口上方切割挂线法(实挂线)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引流挂线组的肛管锁眼畸形及肛门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切割挂线组,且术后疼痛的发生明显减少,而且治愈率也没有明显降低。结论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及高位脓肿较传统的切割挂线能更好地保护肛直环完整性,能相对较好地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少肛门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ST术(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与PPH术(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科行TST术40例(治疗组),行PPH术4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恢复工作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治愈,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及恢复工作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TST术治疗混合痔在减少并发症及恢复工作时间方面优于PPH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吻合器行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的疗效。方法对145例重度痔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结果 14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8 min;住院时间5 d,术后有明显出血者4例,疼痛需服镇痛药36例,无直肠阴道瘘,无严重感染,近期随访无大便失禁,无肛门狭窄,无复发。结论吻合器行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是一种操作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低等优点,是治疗重度痔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人自1996年开始用皮肤牵引甩肩法治疗肱骨外髁颈骨折及肱骨上段1/3骨折病人18例,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24~51岁,伤后2~3d就诊。18例均无神经血管损伤,治疗时间为3~4周,随访6个月~2年。1.2牵引方法患者取坐位或站位,不用麻醉。患手握0.5~2kg重锤,逐步伸直肘关节,保持伤肢自然下垂成中立位,然后制成10cm宽的皮牵引条,自伤肢外侧向下粘贴至患肢手指尖处安放扩张板,随即返折粘贴患肢内侧至腋窝,用绷带包缠好。其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淋巴结显示技术在直肠癌标本系膜淋巴结检查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经病理证实直肠癌患者20例均行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先以传统方法取出切除直肠癌标本系膜组织中淋巴结切片、染色、镜检,再以淋巴结显示液浸泡标本6~12 h后行淋巴结病理检查.比较2种方法检出的淋巴结数目、淋巴结直径、阳性淋巴结数目.结果:切除标本经淋巴结显示液处理后检出的淋巴结总数,淋巴结直径,阳性淋巴结数与传统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标本分期改变.结论:淋巴结显示液处理后直肠癌标本病理检查结果更可靠,更准确评估患者分期,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