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咽旁间隙在头颈部肿瘤MRI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移位方向及肿瘤MRI信号特点对病变定位、定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累及咽旁间隙肿瘤76例,其中恶性肿瘤51例,良性肿瘤25例。结果扁桃体肿瘤和鼻咽癌使茎突前间隙外移,腮腺肿瘤使茎突前间隙向前内移位,或(和)颈动脉鞘区后移。颈动脉鞘区交感神经鞘瘤使颈内动、静脉向前外侧移位,迷走神经鞘瘤使颈内动、静脉明显分离,颈动脉体瘤使颈内、外动脉分叉角增大,颈静脉球瘤使血管向前外侧移位,转移淋巴结使颈内动、静脉向前内侧移位。25例良性肿瘤边界清楚,其中9例信号均匀;51例恶性肿瘤中,19例边界模糊,15例信号欠均匀。茎突前间隙脂肪消失或不连续6例均为恶性肿瘤,肿瘤边界较清但颈部淋巴结肿大符合淋巴结转移诊断标准2例及颈内动、静脉被肿瘤包绕3例,病理证实亦为恶性肿瘤。结论咽旁间隙移位方向及肿瘤MRI信号特点对头颈部肿瘤的定位、定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成像在临床方面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已为大家所确认。而作为一种磁共振诊断的新技术.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正处于研究及临床应用之间.近年来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发展较快,随着高场强磁共振机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MRS临床应用正越来越多.本文就MRS的有关技术和临床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盆腔MRI平扫、钆喷酸葡胺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盆腔脓肿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4例拟诊为盆腔脓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以活检或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评估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诊断盆腔脓肿的结果,并比较各检查方法的效能指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绘制ROC曲线比较各检查方法诊断曲线下面积,观察盆腔脓肿的MRI表现。结果增强扫描、DWI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与MRI平扫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增强扫描与DWI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DWI和增强扫描ROC曲线下面积高于MRI平扫(P < 0.05),增强扫描与DWI的曲线下面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RI平扫准确诊断39例,多数为囊实性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可见包膜、有明显分隔;T1WI序列显示包块总体呈低信号,T2WI序列显示包块呈不均匀的高信号和稍高信号。DWI检查显示多数病灶呈高信号,低ADC值,扩散明显受限。增强扫描显示多数病灶表现为渐进性强化,部分病灶分隔壁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盆腔MRI、钆喷酸葡胺增强扫描及DWI诊断盆腔脓肿均效能良好,其中增强扫描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4.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颈动脉体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的CTA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并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常见CT表现:平扫时,8例瘤体肿块均较大,直经约为3~6cm,呈形态不规则、边缘较清楚,无钙化;动脉期肿块呈斑片状明显强化伴有丰富的肿瘤血管影:静脉期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动脉期,伴有丰富的肿瘤血管影。(2)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能清楚显示瘤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分又角明显增大,甚至呈圆弧状改变;能清晰显示肿块与周围骨质等邻近结构的关系。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的颈动脉体瘤的首选诊断方法,能清楚显示瘤体与颈动脉及其邻近结构的关系,具有方便、准确、特异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分析鼻咽癌放疗后颞叶放射性脑病代谢产物改变,探讨1H-MRS在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26例共39个颞叶病灶和健康正常人21例共21个颞叶均作1H-MRS,在颞叶脑白质区域测量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肌酸(Creatine Cr)、胆碱(Choline,Cho)值。结果放射性脑病脑白质内NAA、PCr、Cho有较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NAA/Cho降低、Cho/PCr升高,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上显著差异(p〈0.05),NAA/PCr在放疗后略增高,两组间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迟发性放射性脑病1H-MRS出现异常改变,其脑内三种主要代谢产物均有降低,对放射性脑损伤能起到辅助诊断作用。对放射性脑损伤准确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影像学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成像对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的CT表现及其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和8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者的16层CT对比增强检查结果,13例均有手术结果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对照。结果:16层CT能清晰显示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诊断符合率为100%;在诊断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程度方面与超声心动图无明显差异。结论:16层CT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相结合,可大大提高对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有创的心血管造影检查,以指导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膝关节外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评价膝关节外伤的MRI检查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经手术、关节镜检查或临床证实的75例膝关节外伤,把正常与不正常的膝关节MRI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39例半月板损伤;53例损伤的韧带;单纯性滑膜囊或关节囊积液4例;骨挫伤5例;正常2例。其中膝关节损伤合并关节积液的有18例,骨挫伤合并韧带损伤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3例。结论 MRI能够清晰显示膝关节解剖结构,能准确诊断膝关节骨折、骨挫伤、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及关节积液,并进行分级,是膝关节外伤较理想的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有很好的准确性和细微性,可为临床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放疗后靶区正常脑组织磁共振脑血流灌注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磁共振血流灌注(magnetic resonance 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MR PWI)定量分析鼻咽癌放疗后常规MRI表现正常者双侧颞叶脑白质区域的脑血流灌注特点,探讨MR PWI在早期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2例鼻咽癌放疗后MRI正常者44个颞叶及正常对照组21例共42个颞叶作了脑MRI及MR PWI进行回顾性分析,成像序列包括T1WI,T2WI,MR PWI,Gd-DTPA T1WI增强。在双侧颞叶测量相对脑血流容积(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等参数。结果:鼻咽癌组常规脑MRI未见异常,而rCBV、rCBF降低,平均通过时间延长(mean transit time,MTT),其中MTT及rCBF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rCBV、到达时间(TO)、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MR PWI能反映鼻咽癌放疗后常规脑MR所不能显示的脑微循环障碍,对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影像学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左房黏液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7例临床诊断为左房黏液瘤的患者进行CT检查,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组和后处理。结果 7例患者平扫左房黏液瘤密度低于正常心肌密度;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三维重建清晰显示病灶有蒂与房间隔相连,多期相重建能显示肿块跨二尖瓣运动。结论 16层螺旋CT能较好地显示左房黏液瘤的位置、形态、大小、与房间隔关系,对左房黏液瘤的定性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常规MR检查与关节镜结果,探讨MR在肩关节损伤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1.5T MR扫描仪对27例肩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扫描,分析韧带、肌腱及盂唇的MRI形态学表现特点,与关节镜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MR在判断肩袖损伤的准确度81.5%,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5%、71.4%。在关节盂唇损伤准确度88.9%,敏感度50%,特异度100%。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撕裂中准确度91.3%,敏感度66.7%,特异度80.9%。结论 MR能多方位成像,且软组织分辨率高,对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结构显示清晰,在肩关节损伤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提高肩关节损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