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77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纤维连接蛋白(Fibromectin简称FN)是一种存在于血浆和细胞表面的高分子糖蛋白。目前认为,它具有非特异的调理作用,能促进RES对血管内变性的胶原、蛋白质,衰老的细胞及细菌的清除作用,而且它与微血管的完整性和通透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3.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历史不长但发展迅速。 1982年在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基金会支持下 ,北京、上海、重庆、沈阳等地率先建立了儿科ICU ,使小儿危重症的救治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挽救了不少垂危患儿的生命 ,颇受社会好评。经过多年努力 ,不断积累临床经验 ,开展多项抢救新技术 ,制定了某些诊疗常规 ,培养了一批专业医护人员 ,在将儿科急诊工作逐步规范化的同时 ,成立了儿科急诊专业学组 ,使儿科急诊医学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但如何互通信息、交流经验、提高理论水平 ,仍是众人共同关注的问题。虽组织了一些学术会议 ,举…  相似文献   
4.
30064例住院患儿中心跳呼吸骤停及心肺脑复苏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30,064例住院患儿进行了心跳呼吸骤停和复苏措施的调查。系统总结了小儿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特点,发现年龄愈小其发生率愈高,原发疾病以感染多见(占84.55%),窒息是发生骤停的主要直接因素,多为缺氧后极缓窦律而停搏,即时存活较成人高但常可反复骤停,复苏后体温不升、脑水肿、呼吸循环功能不全和严重腹胀较易发生。通过比较发现气道通畅是复苏的关键,宜道选肾上腺素静脉注射,而心内注射和联用‘三联针  相似文献   
5.
为继续推动我国腹泻病的防治研究与控制,在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关心和支持下,由卫生部腹泻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学会、中国预防医科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首都儿科研究所、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感染消化学术组及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于5月17—22日在北京联合举办‘98“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宗旨:(1)专题报告、介绍腹泻病的最新进展;(2)交流国内腹泻病防治经验  相似文献   
6.
儿童意外伤害和创伤救治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从生理到心理都处于不断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过程中,也是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其伤害发生率高、后遗残疾多,已经成为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顷刻间儿童可因意外伤害遭受死亡、伤残和心身痛苦,给家庭带来灾难,给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因此,伤害已成为威胁年轻一代健康的严重问题,正确认识儿童意外伤害和有效开展创伤救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并非是一个新问题。多年来,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着激烈的争论。许多研究者从不同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虽然至今看法仍未完全一致,但是多数意见肯定了激素在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本文就有关激素抗休克的机理以及临床应用的若干问题作一介绍。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感染性休克时的循环功能不全和组织灌流  相似文献   
8.
休克与胃肠功能衰竭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相似文献   
9.
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小儿心肺复苏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上腺素是目前推荐抢救心跳骤停的有效药物,通过α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增加心肌血流而促进心肺复苏(CPR)时自主循环恢复。动物试验证实肾上腺素与器官血流之间剂量一反应关系表明,0.2mg/kg剂量能产生最大器官血流。Pa-  相似文献   
10.
心肺复苏对远期脑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复苏(CPR)技术的提高,脑复苏已成为当今急救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使存活者恢复智力和体力是CPR的最终目的,但经CPR长期存活患儿远期脑功能状态观察较少,目前未见报道。本文对CPR存活出院患儿进行了随访,旨在探讨脑功能障碍与心肺复苏措施的关系,提高小儿心肺复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