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赵卫云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8):153-154
目的探讨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阴茎异常勃起患者5例临床资料,均为低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有1例是在手淫后发生,有1例是在性生活后发生,有1例是在海绵体注射药物后发生,有2例发病时无明显诱因。有1例是白血病所致,有1例是药物所致,有3例发病原因不明。结果1例白血病患者采用镇静、止痛、局部冷敷,继而采用化疗后好转;有2例经穿刺抽吸冲洗注药术后治愈,其余1例采用阴茎海绵体尿道海绵体分流术,1例治疗后仍无好转再行阴茎头阴茎海绵体分流术而治愈。结论对阴茎异常勃起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是防止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汉族、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甲状腺结节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者5 8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汉族4 643例,维吾尔族996例,哈萨克族231例。对体检者进行人体指标测量、血生化指标检测和甲状腺超声检测。结果 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体检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民族体检者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分别为28.0%(1 299/4 643)、30.9%(308/996)、39.8%(92/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09,P<0.001)。3个民族体检者MS检出率分别为16.3%(756/4 643)、23.5%(234/996)、22.9%(53/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96,P<0.001)。汉族体检者中,MS、FPG、血压与甲状腺结节具有关联性(χ2=14.830、19.625、59.757,P<0.05),且随MS相关组分的增加,患甲状腺结节的风险有增高的趋势(χ2趋势=17.195,P<0.05);维吾尔族体检者中,MS、BMI、FPG、血压与甲状腺结节具有关联性(χ2=8.136、14.416、7.707、14.218,P<0.05),且随MS相关组分的增加,患甲状腺结节的风险有增高的趋势(χ2趋势=15.480,P<0.05);哈萨克族体检者中,血压与甲状腺结节具有关联性(χ2=10.745,P<0.05),甲状腺结节患病风险与MS组分无趋势性关系(P=0.6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3.061,95%CI(2.622,3.573)〕、年龄〔OR=1.046,95%CI(1.040,1.052)〕、血压〔OR=1.217,95%CI(1.036,1.431)〕是汉族患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性别〔OR=2.861,95%CI(2.020,4.053)〕、年龄〔OR=1.077,95%CI(1.061,1.093)〕、BMI〔OR=1.550,95%CI(1.064,2.357)〕是维吾尔族患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性别〔OR=4.401,95%CI(2.068,9.366)〕、年龄〔OR=1.067,95%CI(1.037,1.098)〕、血压〔OR=2.104,95%CI(1.081,4.091)〕是哈萨克族患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结论 甲状腺结节与MS及其组分密切相关,不同民族间甲状腺结节患病危险因素不同,应针对不同民族人群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肝癌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 1995 - 0 1~ 2 0 0 1- 12行肝癌切除术 2 96例 ,对术后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2 9例的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9例 ,男 2 7例 ,女 2例 ,年龄 2 5~ 76岁。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分别发生于术后 2~ 10 d。发生食管下段静脉破裂出血 1例 ,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15例 ,胃粘膜损伤出血 3例。所行手术分别为 :肝右叶切除 3例 ,左三叶切除 6例 ,右半肝切除 2例 ,左半肝切除 4例 ,局部切除 14例。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原发性肝癌 ,所有患者均有严重肝硬变 ,经积极治疗护理康复出院 2 7例 ,另 2例因发生肝功能衰竭死亡。2 护理2 .1 出血活动期…  相似文献   
5.
PFN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PFN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月PFNA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70~90岁,平均76.9岁,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3.1年,术前平均Harris评分为(46.5±7.2)分。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最终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6.5±7.2)分提高至(84.5±5.7)分,其中,优14例,良8例,可4例,差0例,关节优良率达84.6%,未发现螺旋刀片切割、退出,无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髋内翻畸形。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生物学固定,抗旋转能力强,固定牢稳,术后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一种不错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2 778名体检者,根据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分为高尿酸血症组(593例)及正常尿酸组(2 185例),对收集的临床及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及是否并发代谢综合征(MS)在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超重/肥胖)、高血压病(SBP、DBP)、高TG、低HDL-C及MS是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高尿酸血症与HDL-C呈负相关(r=-0.195,P<0.001)。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程志琴  高颖  陈丹  赵卫云 《心脏杂志》2016,28(2):175-178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市健康查体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分布特征以及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的关联性。方法 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7 913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完成身高、体质量、腰围、血脂、血压、血糖、血尿酸、腹部B超等项目检查,观察NAFLD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系。结果 乌鲁木齐市人群NAFLD患病率为31%,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1%,女性患病率为1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30%、40%、31%、33%。NAFLD组中肥胖症、血脂紊乱、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NAFLD组(P<0.05)。结论 ①人群NAFLD的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②NAFLD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份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优选橘皮竹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橙皮苷、甘草酸、人参皂苷Rb1三种成分的含量和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对提取工艺中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考察,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处理数据。结果优选工艺:加水量10倍,浸泡时间为30 min,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优选所得的工艺合理可行,可作为橘皮竹茹颗粒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解放军庐山康复疗养中心 2016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收治的 120 例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采用 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案加左西孟旦治疗。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 步行距离、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较治疗前显 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 %) 高于对照组(81.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左西孟旦能有效改善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2 716例体检者,其中1 298例有胆囊结石者为胆囊结石组,1 414例无胆囊结石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年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水平。结果胆囊结石组年龄[(51.82±13.73)岁]、三酰甘油[(1.97±1.84)mmol/L]、总胆固醇[(4.95±1.03)mmol/L]、收缩压[(126.43±18.81)mmHg]、舒张压[(78.76±13.02)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4±0.33)mmol/L]、体质量指数[(26.06±3.70)kg/m^2]、空腹血糖[(5.49±1.71)mmol/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6.51±13.26)岁、(1.43±1.40)mmol/L、(4.50±1.00)mmol/L、(117.59±16.02)mmHg、(73.90±12.13)mmHg、(2.36±0.69)mmol/L、(23.46±3.65)kg/m^2、(5.14±0.9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24±0.33)mmol/L]低于对照组[(1.37±0.33)mmol/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OR=1.078,95%CI:1.070~1.086,P=0.000)、体质量指数增高(OR=2.166,95%CI:1.786~2.626,P=0.00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OR=2.045,95%CI:1.499~2.791,P=0.000)是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体质量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可通过控制体质量、降低血脂等措施来降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