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皮肤磨削术联合5%咪喹莫特治疗面部光线性角化病临床疗效。方法 64例光线性角化病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治疗组采用皮肤磨削术联合5%咪喹莫特治疗面部光线性角化病;对照组单纯外用5%咪喹莫特治疗面部光线性角化病。结果治疗组有27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磨削术联合5%咪喹莫特治疗面部光线性角化病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患者耐受性好,很好的保持患者美容,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清胶囊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抗氧化、抗凝、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治疗;观察组68例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一清胶囊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紫癜、腹痛及关节症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66/68),对照组总有效率73.3%(44/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清胶囊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切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基底细胞癌患者在全麻或局麻下,行皮损扩大切除,根据缺损的大小、部位、深度采取各种局部皮瓣修复创面,术后观察皮瓣成活及外观。结果 62例面部皮肤缺损,皮瓣修复成活良好、美观,达到了较理想的效果。结论通过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基底细胞癌术后皮肤缺损,结果满意,瘢痕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指端甲下血管球瘤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搜集2014年10月至2022年9月河南省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指端甲下血管球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术前采用高频彩超诊断、定位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术前采用X线检查诊断、定位的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去除部分指甲,对照组患者完全拔甲,完整切除甲下血管球瘤,缝合甲床、回纳复位甲板并包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前与术后第1天和术后1个月疼痛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恢复效果。结果 术后病理结果均证实为血管球瘤。观察组患者的影像学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术后第1天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间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高频超声定位、手术治疗指端甲下血管球瘤,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方法,临床效果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皮肤痤疮瘢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2例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皮肤磨削术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疗效好,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纯应用西药及丹参酮联合西药2种方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探索丹参酮在治疗寻常痤疮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评估丹参酮对寻常痤疮的疗效.结果:丹参酮联合西药治疗组皮损痊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丹参酮联合西药治疗寻常痤疮疗效高,疗程相对较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结节性痒疹患者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火针联合沙利度胺,同时外用糠酸莫米松,火针组采用火针和糠酸莫米松外用,沙利度胺组采用口服沙利度胺和糠酸莫米松外用,疗程4周。结果 3组患者经过4周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6.43%,火针组的有效率为77.78%,沙利度胺组的有效率为70.83%,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火针组和沙利度胺组。结论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明确,疗效优于单纯火针或沙利度胺治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清胶囊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抗氧化、抗凝、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治疗;观察组68例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一清胶囊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紫癜、腹痛及关节症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66/68),对照组总有效率73.3%(44/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清胶囊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