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仲和  张婕 《广东医学》2006,27(10):1538-1538
患者,女,48岁,医生,因右手拇指肿胀、疼痛、感觉迟钝、功能活动受限8个月,于2006年3月27日来我院就诊。检查:右手拇指屈伸功能受限,局部压疼明显,并有触电样感觉,拇指屈肌腱增粗粘连,活动时伴有弹响。诊断:右手拇指腱鞘炎。并于次日在局麻下施行腱鞘分离切除术,手术进展顺利,术后服用西力欣片,每次0.5g,3次/d,弥可保片,每次500u,3次/d,连服3d。术后第2天,切口干燥,局部疼痛,肿帐,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输出功率100MW,光斑直径2cm,当照射到10min时.患者出现口干、出汗、发冷、烦躁不安等症状,立即停止照射,属患者平躺休息,喝温开水,15min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2.
点穴手法与运动对急性期脑梗死易化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点穴手法结合运动早期干预的康复治疗对急性期脑梗死易化作用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60例脑梗死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作点穴手法结合运动治疗;对照组80例,只作运动治疗。运用Brunnstrom、Fugl-Meyer(FMA)、CNS在三个层面上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评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在Brunnstrom、FMA、CNS三个层面上评估积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在Brunnstrom、FMA、CNS三个层面上评估积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点穴手法结合运动早期干预的康复技术对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并且优于单一的运动治疗。  相似文献   
3.
4.
SSP,TDP及超短波联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粉华  张婕  赵仲和 《广东医学》2006,27(11):1752-1752
肩周炎是一种严重影响肩关节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传统的药物、按摩、针灸等方法已经难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自2003年以来,笔者应用低周波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SSP)、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及超短波联合治疗肩周炎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兴奋结合PT疗法的康复技术对脑卒中Bnumstrom Ⅰ期易化作用的疗效.方法 将61例脑卒中驰缓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兴奋疗法结合PT疗法.对照组只作PT治疗,方法同观察组.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功能评估Brunnstrom分级(均为Ⅰ级)、Glasgow昏迷量表及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Brunnstrom分级达到Ⅱ级观察组33例(94%),对照组20例(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兴奋结合PT的康复治疗方法能缩短脑卒中驰缓期的康复治疗时间,疗效优于单一的PT疗法.  相似文献   
6.
早期点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点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12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62例,观察组接受点穴及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运动疗法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无不良反应,无新的出血或梗死。观察组的Brunnstrom评分、FuglMeyer(FMA)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点穴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安全有效,且效果优于单一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7.
赵仲和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314-1314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行推拿手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仅行穴位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d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障碍、关节弹响三个方面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在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障碍、关节弹响三个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后,观察组在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障碍、关节弹响三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优于穴位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8.
张婕  赵仲和  陈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2,16(1):1018-1019
目的 探讨电兴奋结合PT疗法的康复技术对脑卒中Bnumstrom Ⅰ期易化作用的疗效.方法 将61例脑卒中驰缓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兴奋疗法结合PT疗法.对照组只作PT治疗,方法同观察组.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功能评估Brunnstrom分级(均为Ⅰ级)、Glasgow昏迷量表及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Brunnstrom分级达到Ⅱ级观察组33例(94%),对照组20例(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兴奋结合PT的康复治疗方法能缩短脑卒中驰缓期的康复治疗时间,疗效优于单一的PT疗法.  相似文献   
9.
温和灸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和灸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48例赵仲和(新疆克孜勒苏州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845350)1一般资料本组48例中,男11例,女37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6岁,以中青年居多;病程最短2天,最长6个月。临床主要症状为:鼻唇沟平坦,口角偏向健侧,额纹...  相似文献   
10.
马粉华  赵仲和 《当代医学》2011,17(21):55-56
不育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占已婚育龄夫妇的8%~10%,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输卵管阻塞是不育不孕症的最常见因素[1],约占30%~40%[2]。造成其阻塞的原因并不单一,包括: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输卵管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