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中心,疫苗接种给儿童开通了最便捷的绿色健康通道。预防接种是法律赋予每个儿童的权利,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制度。预防接种主要面对的是健康儿童,注射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和免疫保护效果一直是计划免疫不可回避的问题,甚至疫苗接种后引起的一般反应如:发热、局部红肿等,也可能导致家长的不满,甚至引发纠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龙岩市2009年—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201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龙岩市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龙岩市2009年—2011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 22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3.08/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4月—7月、11月—12月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高峰。病例以15岁以下学生和儿童为主,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0.32%。结论学校应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积极开展15岁以下儿童腮腺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尽最大限度保护易感儿童,切实降低腮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麻疹监测系统运行情况,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3年龙岩市麻疹监测系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龙岩市麻疹发病率分别为0.38/100万、0.38/100万、0.76/100万,无暴发疫情。麻疹监测系统质量逐年提高,2012-2013年以县为单位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要求。结论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提高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应加强医疗机构监测敏感性及院感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预防接种后过敏性皮疹的发病特征,为接种疫苗后过敏性皮疹的报告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中诊断为过敏性皮疹的病例。结果龙岩市2009-2013年共报告过敏性皮疹83例,均分类为异常反应。男女性别比为0.9:1;≤1岁、1岁、≥8岁儿童分别占45.8%、20.5%、19.3%。发生在接种后≤1天的占88.0%。过敏性皮疹病例中,疫苗种类构成比占前三位的是麻疹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和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结论过敏性皮疹多发生于接种疫苗后24h内,需加强接种后1天内的观察;规范接种疫苗后过敏性皮疹的诊断和报告,过敏性皮疹的监测报告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门诊定期随访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为患者建立病案,拟定治疗方案,方案内容包含抗病毒、免疫调节、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抗纤维化和心理治疗等,病人每周1~3次到门诊进行定期随访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全面复查包括肝功能、HBV抗原抗体系统和HBV-DNA-PCR,以判定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6%,1个疗程平均费用为4 613元.结论慢性乙肝门诊定期随访治疗费用低,疗效好,不影响患者工作与学习,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龙岩市200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龙岩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现状。方法对200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 ,采用差值(D)和比值(R)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县级报告的及时率和完整性均为100%,2009年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99%,估计接种率在66.50%~166.44%,估计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相差较大,新罗区估计接种率均大于报告接种率。D值显示:2009年全市报告接种率均为真实、准确。R值显示:2009年全市报告接种率判定为可信。结论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监测数据与估计接种率存在偏差,主要与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不完善和部分乡、村的工作薄弱有关。做好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管理,提高报告接种率的可信性。各级政府增加经费投入,建设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各级信息管理平台,使儿童预防接种完全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实现接种信息实时在线管理,从而可以避免人为判定、统计造成的误差,减少因主观因素影响常规预防接种免疫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龙岩市2006~2008年急性弛缓型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龙岩市2006~2008年急性弛缓型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2006~2008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非脊灰AFP病例28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2006年为1.90/10万,2007年为1.95/10万, 2008年为1.57/10万,但个别县出现监测医院AFP病例报告不及时与全县年度无AFP病例报告。所有病例中分离到Ⅰ型脊灰疫苗株变异病毒1例,Ⅱ型疫苗株病毒1例,Ⅰ+Ⅱ混合型疫苗株病毒1例,并检测到非脊灰肠道病毒3例。结论龙岩市AFP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指标,应继续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进一步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巩固无脊髓灰质炎成果。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1岁11个月,体重11.5蝇,福建省上杭县南阳镇人,于2007年5月7日上午9时被自家母狗咬伤右侧嘴角,于5月7日上午10时到龙岩市CDC接种室就诊。 查体:右侧嘴角有一如针尖样伤口,破皮,无出血,属Ⅱ级暴露。患儿平素体检,无过敏性疾病史。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状况和疫苗免疫的安全性。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2年度龙岩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结果 2012年龙岩市共报告AEFI 215例,其中一般反应182例(84.65%),异常反应30例(13.95%),偶合症2例(0.93%),心因性反应1例(0.47%)。23价肺炎疫苗引起AEFI的发生率最高,达74.55/10万剂次。0岁~2岁组儿童发生AEFI最多,占73.08%。AEFI报告完整率达100%,48 h内及时报告率为77%,48 h内及时调查率为98%,3 d内调查表报告率为70%。结论 AEFI报告质量和疫苗安全性良好,全市AEFI监测的完整性较好,但报告和调查的及时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9—2010年度龙岩市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AEFI)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疑似异常反应,评价AEFI信息管理系统报告质量和疫苗安全性。方法根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0年两年全市共开展17类24种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共报告AEF1176例,其中异常反应占48.86%,一般反应占46.59%,偶合症占3.41%,心因性反应占1.14%。百白破类疫苗(包括全细胞百白破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引起AEFI的发生率最高,达41.51/10万剂次。一般反应中多数为红肿发热(74.39%),异常反应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过敏性皮疹(43.02%)。≤1岁婴儿发生AEFI最多,占40.34%。AEFI报告完整率达100%,48h内及时报告率达87.5%,48h及时调查率达98.65%。结论AEFI报告质量和疫苗安全性良好,全市AEFI监测的完整性和及时性较好,但报告和调查及时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