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46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毛细血管扩张为艾滋病的一种皮肤表现已引起注意,它呈半月形分布于上胸部的锁骨之间,具有特征性。本文报道1例47岁,男性,血清HIV阳性患者,在躯干上部有弥漫性的毛细血管扩张。 关于锁骨间半月形毛细血管扩张的最初报道中,Fallon等研究了77例男性同性恋者,其中37例无症状、血清HIV阴性的患者中,11例(30%)有毛细血管扩张。14例无症状而血清阳性的患者中,6例(43%)有毛细血管扩张。26例伴有淋巴结肿大的血清阳性患者中,19例(73%)有毛细血管扩张。统计学分析表明HIV  相似文献   
2.
蝮蛇抗栓酶治疗硬皮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蝮蛇抗栓酶治疗硬皮病还未见报道,本文治疗10例,其中系统型7例、局限型3例,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系统性硬皮病(SSc)的肾脏损害、肾危象的发生、临床表现及可能的发病原因。方法:对105例SSc临床及实验室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4例SSc用浆水激发雷诺现象后观察肾眼质血流情况。结果:105例SSc中25例有肾丰,其中3例发生肾危象。冷水激后肾皮质血流减少。结论:SSc肾脏损害发生率为24%。严重者短期引起死亡。其发生可能是由于自身免疫致肾血管为以及遇冷时肾血管收缩致肾损害加重  相似文献   
4.
软下疳是全世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地方流行病,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中,引起生殖器溃疡的原因软下疳多于梅毒。同样的,曾在朝鲜战争期间驻扎海外的美国军人中,软下疳发病率为梅毒的14倍;直至1982年,在这些人其发病率几乎和淋病一样。在美国自1981年起,软下疳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并  相似文献   
5.
表现为丘疹性荨麻疹样的疥疮以往还未见有报道,我们曾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何某某、男,72岁,退休工人、四肢、躯干发生散在瘙痒性皮疹5月。5月前最先于腹部出现几个胡豆大小的红色风团样损害,数日后皮疹增多,伴剧烈瘙痒,尤以夜间为甚,难以入睡。曾在我科诊断为丘疹性荨麻疹,用扑尔敏、痒苦乐民、去炎松脲素霜治疗无好转而收入院。患者无全身症状。 检查:T37.8℃,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检查:皮疹散在分布于躯  相似文献   
6.
光老化皮肤的预防,减慢和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郁积性皮炎常常采用多种外用药物治疗,由于表皮屏障受到破坏,导致了接触性变态反应的发生率增高。作者对46例于1979~1985年间被诊断为郁积性皮炎并作了斑贴试验的患者作回顾性研究,发现至少60.9%的患者斑贴试验有明显的阳性反应,较其他皮炎高3~4倍。用常见的变应原系列共54种物质,在上背部作斑贴试验,在48、72、96小时  相似文献   
8.
药物性皮炎是药物过敏反应中较常见的一种,临床各科经常遇到,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由于药物种类和应用的不断增加,药物性皮炎有增多的趋势,值得引起重视。现将我科有明显服药史、诊断明确、资料较全的321例住院病例作一分析,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硬皮病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105例系统性硬皮病患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了详细分析。男女患者之比为1:4,发病年龄15岁-72岁,21-50岁患者占大多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改变,皮受累范围大小不一。99%,患者嗓手皮肤受累,81%患者有雷诺现象,67例患者内脏器官受累。还对其实验室检查,伴发病、病因、诊断和治疗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泛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泛昔洛韦250mg一日三次和对照组阿昔洛韦200mg一日五次。治疗后第1,3,5,7,8天观察记录。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水疱干涸时间和疱疹缓解开始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水疱停止出现时间和完全结痂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不良反应相似且轻微。结论 泛昔洛韦是治疗带状疱疹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