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在医院多年改革实践中,我们采用激励与制约、质量与效益相结合的奖金分配方案,达到了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医院发展的目的。 基本做法 为了进一步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从1996年开始,我院在分配制度的改革中,加大了奖金分配的浮动力度,按照注重效益,逐级考核,逐级发放,实行总量控制的原则。即从每个职工每月工资中提取100元,医院再给以等额资金作为奖金计算发放,但全院每月奖金必须控制在一定额度内。具体做法是把奖金分为三个部分,即社会效益奖、质量效益奖和经济效益奖(含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gE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本科住院患者134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84例和正常组50例.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又根据颅脑MRI检查结果分为2个亚组:腔隙性脑卒中组39例,非腔隙性脑卒中组45例.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IgE并进行比较.结果 在具有可比性的成年人群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IgE为(214.72±46.34)IU/ml,正常组为(126.43±34.65)I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亚组分析中,腔隙性脑卒中组血清IgE为(223.45 ±43.67)IU/ml,非腔隙性脑卒中组为(206.37±47.56)IU/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E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提示IgE可能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先予以r-tPA静脉溶栓,然后在DSA下动脉溶栓,24h后常规予以抗血小板集聚、活血化瘀、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对照组入院后即予以抗血小板集聚、扩张血管、脑神经保护剂等治疗。两组均采用美国国立卒中研究中心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价治疗前、治疗24h、14d、21d、90d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状性脑出血2例,死亡1例;对照组并发症状脑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两组均无全身性出血发生。结论治疗组短期内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状况,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临床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实验课题主要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6年9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均匀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种患者护理后的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还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1]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帕洛诺司琼与其他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化疗诱发恶心、呕吐等系列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将54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且行化疗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患者第一天行化疗前30min给予静脉注射盐酸帕洛诺司琼0.25mg,对照组在患者每天行化疗前30min给予静脉注射盐酸恩丹西酮8mg或盐酸格拉司琼3mg。根据WHO消化道反应分级标准,观察0度(无恶心)、I度(轻度)、II度(中度)、III~IV度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未出现III度以上恶心呕吐,少数出现I~II度恶心呕吐;对照组少数出现III度以上恶心呕吐。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可明显减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1],提高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及依从性,利于整个化疗过程的顺利完成,提高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15例心脏病患者进行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手术后的监护关系到手术成功与否。因此,对术后病人进行及时有效地监护治疗十分重要。现将我院体外循环术后的监护治疗体会总结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先心病人共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3~28岁,平均年龄8岁。体重9~58kg,平均21kg。先天性室间隔缺损9例,房间隔缺损5例,法乐氏四联症三例。1.2监护方法术后均带气管插管人重症监护室门CU),采用日本光电牌BSM-7106型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常规监测血压(BP)。心率、体温、呼吸、心电图、中心静脉压(CV…  相似文献   
7.
双C臂三维DSA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评价双C臂三维DSA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常规正、侧位和各种斜位及三维旋转造影,并进行三维重建。在工作站上寻找显露动脉瘤最佳视角,利用系统的自动定位功能使双C臂机架自动转到最佳工作角度,在此工作角度栓塞动脉瘤。结果在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检出动脉瘤,其中微小动脉瘤1例,动脉瘤小泡(动脉瘤壁上的小阜)4例(6个动脉瘤小泡)。选择栓塞治疗的6例患者中5例致密填塞,再次造影动脉瘤小泡不显影,1例次全填塞,微小动脉瘤未予治疗,另1例选择手术治疗。结论双C臂三维DSA有助于发现颅内动脉瘤、微小动脉瘤、动脉瘤小泡,能为动脉瘤栓塞治疗提供最佳的工作角度,使动脉瘤的栓塞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方法、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根据栓塞入路适应证,采用动脉入路、静脉入路、动静脉联合入路栓塞治疗DAVF患者12例。结果栓塞后10例患者获得解剖学治愈,2例DSA仍可见少量病灶残留,但12例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术后未见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选择入路方式,掌握介入栓塞技巧,以保证栓塞效果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9.
2012年6月我院收治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室温配血困难,经检验证实为高效价冷凝集素所致,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患者,女,61岁.上腹部膨起包块,出现反复发热(>38,0℃)并出现全身多处淋巴结明显增大,于当地卫生院行"腹壁疝修补术",术后因术口疼痛3周求治我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对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探讨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和临床事件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0月在绍兴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的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46例(48枚支架)。根据支架内是否再狭窄分为ISR组8例和无ISR组38例;又根据临床事件发生情况分为临床事件组8例和无临床事件组38例,分析支架置入术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46例患者中,术前血管狭窄程度(80.7±14.2)%,残余血管狭窄程度(3.0±8.4)%,术前血管狭窄长度(7.7±4.6)mm,术后血管造影平均随访时间(31.6±20.8)个月,ISR 8例(17.4%),而临床平均随访时间(53.8±27.0)个月,有8例(17.4%)患者出现临床事件。生存分析显示,ISR主要出现在最初20个月;同时在87个月时有50.0%患者未发生临床事件。ISR组再狭窄长度明显高于无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0±2.00)mmvs(2.76±4.14)mm,P=0.003]。临床事件组支架直径明显小于无临床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3±0.93)mmvs(4.18±0.67)mm,P=0.024]。结论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长期预后可能受到再狭窄长度和支架直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