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压置换疗法(又称是负压置换疗法),是采用负压吸引使药液进入鼻窦,进行反复冲洗引流鼻窦内分泌物及局部用药治疗方法,于1941年由Proetz提出的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应用变压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成本低、操作简便,已作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一常见方法[1]。但是因连接吸引器的橡胶管和橄榄头需要每次清洗消毒,给门诊护士增加工作量,并带来不便。我科于2004年以来改用一次性输氧器(单鼻塞式)代替橡皮管和橄榄头,进行变压置换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鼻-鼻窦炎150例,年龄3岁~15岁,病情最长5年,最短2周。2方法2.1用物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氨基甙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很少发生过敏反应,不用做皮试(链霉素除外),价格低廉,被广泛用于临床,但在治疗中不合理的应用会发生过敏及其他的副作用。本文结合三个病例的分析,对其临床合理应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开发处方点评软件系统,为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医院信息数据库,开发门诊处方用药点评、住院病历用药点评、住院输液医嘱审核、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自动评价及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软件模块。结果:处方点评软件应用简便,信息全面,提高了处方点评的工作效率,促进合理用药,持续改进了医疗质量。结论:处方点评软件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单病种质控在持续管理计划性剖宫产手术的住院费用及合理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单病种剖宫产手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单病种剖宫产手术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根据卫计委《围手术期预防感染质量控制指标检查用简表》,统计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开展单病种质控2年间的数据变化,探讨分析单病种在持续控制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手术费上涨、住院时间及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用药中的作用。结果:开展单病种质控的2年间,平均住院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品费用未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择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品种的比例由81%增加至99%,手术后48h内预防用抗菌药物停药比例由64%增加至92%。结论:通过开展基于临床路径的单病种质控,规范了医疗行为,促进了合理用药,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床位使用率,限制了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期间机体胃肠黏膜循环的变化。方法:30例原位肝移植病人,分别于术前、无肝前期30min、无肝期5min、无肝期30min、新肝期5min、新肝期30min、新肝期60min、术毕测定MAP、PCWP、CI、HR、CVP、pHi、Pg-PaCO2、pHa等指标。结果:与术前相比,在无肝期和新肝期5、30min时,MAP、pHi、pHa均下降(P<0.05),而Pg-PaCO2、HR则增高(P<0.05);CVP、PCWP、CI在无肝期下降(P<0.05),在新肝期5、30min则升高(P<0.05)。所有指标在新肝期60min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肝移植期间出现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波动,胃肠道灌注明显不足,缺血缺氧以无肝期和新肝期最为严重,随着门静脉的开放和新肝功能的恢复,胃肠道黏膜灌注及缺血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潘生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及血脂异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小红 《现代医院》2008,8(5):55-56
目的观察潘生丁治疗慢性肾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及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为推广抗凝药物治疗肾衰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分析。结果①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治疗前后FIB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降低FIB更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PT(凝血酶原时间)、APT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改善明显(p<0.05);③两组治疗后TG(甘油三酯)、CHOL(总胆固醇)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TG、CHOL水平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潘生丁可纠正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脂质代谢紊乱,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影响脑出血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无偏瘫、轻症和重症三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偏瘫和轻症组与重症组比较,病程初期血压、血糖水平、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出血量是影响病情及预后的主要因素,破入脑室并非一定预后差。病程初期血压、血糖水平、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戊乙奎醚对肝移植术中患者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原位肝移植术患者38例,随机分为2组(n=19):对照组(C组)和戊乙奎醚组(PH组)(n=19).PH组切皮开始后1 h内静脉输注戊乙奎醚0.04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基础状态,T_0)、无肝前期30 min(T_1),无肝期5 min(T_2)、无肝期30 rain(T_3)、新肝期5 min(T_4)、新肝期30 min(T_5)、新肝期60 min(T_6)、术毕(T_7)时取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胃黏膜pH值(phi)和胃黏膜-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g-PaCO_2).结果 与T_0时比较,两组T_(2~5)时phi与动脉血pH值降低,Pg-PaCO_2升高(P<0.05);与C组比较,PH组T_(2~5)时pHi与动脉血pH值升高,Pg-PaCO_2降低(P<0.05).结论 术中静脉输注戊乙奎醚0.04 mg,kg可升高肝移植术中患者胃黏膜pH值,从而减轻胃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9.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仍以综合性对症治疗为主。在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大量、广泛地使用 ,其“双刃剑”作用也明显显现 ,一方面它对SARS的疗效是肯定的 ;另一方面又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 ,上消化道出血就是其中之一。另外 ,SARS病人发生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时 ,也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对病人的预后非常重要。本研究目的是观察H2 受体拮抗剂在SARS治疗中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1 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中枢性协调障碍误诊的临床原因。方法 回顾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脑瘫患者病历,并做综合分析。结果 所有脑瘫患儿均行Vojta7项姿势反射检查和CT检查,其中CT阳性率达87%,误诊率达47.0%。结论 掌握Vojta检查方法,提高对中枢性协调障碍的认识,及时诊断,早期治疗,可使患儿向正常方向发展,提高康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