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孕酮、β-HCG、雌二醇检测在早孕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4例早孕妇女,进行孕酮、β-HCG、雌二醇(早孕三项)检测,并配合B超检查,结果分成正常宫内孕和异位妊娠(EP)两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结果比较.结果 EP组早孕三项检测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宫内孕组.讨论妇女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低下和黄体功能不全致孕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为EP发生的高危因素.对于雌激素水平低下、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应予相应治疗后受孕,可减少EP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1976年夏季的一个傍晚,家住美国加州索尔万小镇的杰克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突然撞到了一条流浪狗。杰克下车后迅速将那条受伤的狗抱到车上,并且在第一时间送往就近的一家宠物医院进行救治,无奈那条狗因失血过多不治身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相关物糖类抗原(CA50),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免分析检测CA50、CEA、AF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并分析结果.结果 胃癌组的血清CEA、CA50、AFP阳性率含量分别为81.25%、65.63%、39.5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三项联测CEA、CA50、AFP对胃癌、早期胃癌,胃良性疾病的阳性率分别为92.71%、68.57%、9.09%(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A50、CEA、AFP含量能提高胃癌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血清过敏原检测对儿童接触性皮炎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德国"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240例接触性皮炎患儿中122例患儿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应用屋粉尘螨及猫、狗毛过敏原对240例接触性皮炎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接触性皮炎与不同年龄段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3岁患者皮试阳性率16.5%,~6岁27.4%;~16岁 57.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屋粉尘螨过敏原阳性33例(29.5%)、猫、狗毛过敏原阳性32例(25.79%),240例接触性皮炎患者过敏原检测阳性96例(78.68%),其中屋尘螨30例(24.60%)粉尘螨34例(27.9%).海鲜组合 24例(19.65%),猫毛20例(16.42%),狗尾22例(18.05%).结论皮肤点刺试验对接触性皮炎的预防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有益于相关疾病的诊治,本文概述了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项目和操作要点,分析了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