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韦承凡  赖一民  许朝山 《广西医学》2008,30(8):1142-1143
目的观察先置管后腰麻与先腰麻后置管的程序对腰-硬联合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下肢、下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先置管后腰麻,Ⅱ组为先腰麻后置管,分别记录腰麻完成后翻身平卧的时间,腰麻及硬膜外阻滞的效果。结果Ⅰ组腰麻完成后翻身平卧时间为(3±0.3)min,麻醉效果综合评价,优93.33%,良6.67%。Ⅱ组腰麻完成后翻身平卧时间为(5±0.8)min,麻醉效果综合评价,优66.67%,良33.33%。结论先置管后腰麻的麻醉效果优于先腰麻后置管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
3.
赖一民 《华夏医学》2011,24(2):170-171
目的:研究0.75%左旋布比卡因临床用于腰-硬联合隙阻滞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ASA Ⅰ~Ⅱ级的60例妇科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腰麻阻滞用药为0.75%左旋布比卡因15 mg,容量为2.5 ml;B组:腰麻阻滞用药为0.75%布比卡因,剂量及容量均同A组.两组术中视必要时经硬膜外导管...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肿瘤患者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持续低血压的问题,我院自1996年开始,通过应用参麦注射液来提高患者对手术麻醉的耐受能力,取得一定效果,现将情况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 资料来源 选择1996年以来各类肿瘤手术麻醉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4例,女性76例;平均年龄5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复杂性泌尿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取石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苯右美托咪定作为辅助麻醉;对照组40例,采用盐酸哌替啶加氟哌利作为辅助麻醉用药,观察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第1 h和术中第2 h的MAP、心率值都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抑制、肢动、寒战、手术满意率、手术完成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用于经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赖一民 《吉林医学》2013,34(18):3592-3592
目的:探讨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56例择期行行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术中采用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麻醉效果良好,术中10 min(T1)、术中30 min(T2)、术后(T3)的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与术前(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结论: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的疗效良好,不良情况发生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危重疑难病人施行复杂手术的增加,全麻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随之增加。因为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并不意味着全麻作用的消失和主要生理功能的完全恢复,再加上手术麻醉期间已发生的循环、呼吸、代谢功能紊乱未彻底纠正,且全麻后的麻醉药、肌肉松弛药、镇静和镇痛药作用尚未消失,保护性反射也尚未完全恢复,极易发生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恶心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各种并发症。若术后未仔细观察,可能出现意外,甚至危急生命。据资料显  相似文献   
8.
赖一民 《华夏医学》2012,25(1):78-79
妇科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以往多数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且为了麻醉平面的要求,常需采用两点法以扩宽麻醉平面,即使这样也常有麻醉平面肌松不够的情况,尤其当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为恶性,需要广泛  相似文献   
9.
赖一民 《吉林医学》2013,34(15):2958
目的:总结丙泊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在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麻醉时选用丙泊酚联合氯胺酮,对照组患者麻醉时选用利多卡因,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3.33%)低于对照组(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中联合运用丙泊酚和氯胺酮效果显著,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接受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与研究组48例(采用肺保护性通气联合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2 h内并发症发生率,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及血清PAF、γ干扰素水平,以及术后8 h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术后72 h内,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诱导后即刻、手术结束时、术后24 h时,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去甲肾上腺素、血清PA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γ干扰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8 h,研究组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拔除气管导管时,研究组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