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MBT矫治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牙合]畸形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氏Ⅱ类一分类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错[牙合]畸形,其牙特征是磨牙远中关系,上颌切牙唇倾、上下牙深覆[牙合]、深覆盖。本人应用直丝弓技术对青少年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牙合]进行矫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多发病 ,临床又以神经根型颈椎病为多。患者主要表现为 :颈部僵硬、疼痛 ,活动受限 ,有一侧或双侧颈、肩、臂放射痛 ,并伴有手指麻木、肢冷、上肢发沉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上肢无力 ,肌肉萎缩 ,持物坠落等症状 ,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自 1 996年以来 ,作者采用推拿手法配合拔伸旋转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1 80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80例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并结合颈椎 CT、X线检查而确诊 ,并排除风湿性脊柱炎 ,原发或转移性肿瘤 ,颈肋、前斜角肌综合症 ,锁骨上窝肿瘤…  相似文献   
3.
右向左分流目前被认为与隐源性卒中密切相关,右向左分流分为心内分流及心外分流,在心内分流中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已经得到神经内科医生的广泛认识,但在心外分流中,由于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PAVM)发生率低,往往被忽视,但其卒中及复发的概率要远高于PFO。目前发泡试验已经广泛应用到右向左分流的筛查中,对于早期分流及三个心动周期内出现栓子的阳性患者,我们往往将其全部归为PFO,并且认为肺内右向左分流栓子出现的时间要长于在心内分流的时间。但事实上分流的时间并不存在某一绝对界值,单纯根据时间不能区分心内及心外分流,本文主要分析使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contrasted trans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c-TCD)检测PAVM所致右向左分流及其分流特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口腔牙病越来越多,口腔事业随之蓬勃发展,人们对口腔科诊疗过程中医院感染的严重性和控制感染的重要性日益关注,尤其是经过血液传播的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在生活中有着广泛传播的趋势,而在口腔诊疗中主要的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于患者的口腔分泌物、血液及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这些不洁性物,可以在口腔诊疗过程中,以不同的方式污染诊疗室的空气及环境[1].因此加强医院口腔科的感染及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传染患者的扩散及交叉感染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三维多功能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66例体会姜云山,高冠华,贾革,邓海霞我院推拿科自1994年3月至11月底,以牵引为主,配合推拿手法及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66例,收效良好,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66例,均为住院患者。男182例,女84例,年龄...  相似文献   
6.
<正>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 SVD)在脑卒中患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脑小血管病是指颅内小动脉和微动脉病变导致卒中发生的一组疾病。脑小血管包括终末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终末小静脉及动静脉吻合支[1]。许多病因均可引起脑小血管病,但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证实了单基因遗传的脑小血管病是诱发缺血、出血性卒中和弥漫性脑白质病变以及导致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虽然每种疾病的突变类型和基因缺陷不同,但这些改变最终引起了  相似文献   
7.
推拿配合抱臂托肘拔伸旋转复位法治疗体型肥胖的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革 《中医正骨》2002,14(5):27-27
推拿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但作者临床观察发现 ,体型肥胖的颈椎病患者 ,以推拿和传统的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作者总结出一种推拿松解配合抱臂托肘拔伸旋转复位法 ,经 90例应用观察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0例 ,平均体重均超过 85 kg。男 6 3  相似文献   
8.
1998年 8月— 2 0 0 0年 8月我科应用聚碳酸酯冠修复重度四环素着色牙 76例 (12 5颗患牙 ) ,进行 6个月~ 2年随访观察 ,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 2 0~ 30岁患者 ,美容要求迫切 ,其他疗效不佳 ,着色程度中~重度。2 操作方法严格按照基牙预备原则均匀磨去唇面牙体组织 1mm ,舌面及切缘 1~ 1.5mm ,切缘成 4 5°斜面 ,在正中、前伸及侧方位时与对牙有 1~ 1.5mm间隙 ,沿龈缘外形制备环形肩台 ,平齐龈缘宽约 0 .5mm ,选择贺利产 2~ 30 3号聚碳酸酯冠 ,试戴 ,修整外形使其与预备作牙体密合 ,使用OPITBOND粘接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复合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2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所获资料应用x^2检验。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08%,对照组总有效率87.38%,P<0.01。结论 得合旋转手法能改变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是目前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埋伏牙的定位导萌及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6例上颌前牙埋伏牙患者,年龄12~14岁,男7例,女9例,其中上尖牙阻生8例,侧切牙及中切牙阻生8例,定位后先进行术前正畸,待间隙开展后行开放式外科手术暴露阻生牙牙冠,通过对牙面的酸蚀处理,粘结正畸托槽,链状橡皮圈加力牵引,牵引到位后常规排齐整平。结果16例病例矫治时间平均22.5个月,术后保持二年,矫治后患者前牙覆合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前牙埋伏牙位置正常并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所有病例均采用MBT矫治技术。结论埋伏牙的位置、手术的时机、手术适应证的掌握,矫治技术的高低,是矫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