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是一种起源于原始神经外胚层的小圆细胞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虽然PNET可发生在许多器官,如肾脏、卵巢、阴道、睾丸、子宫、宫颈、膀胱、腮腺、心、肺、直肠、胰腺,但这仍然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肿瘤.据文献报道,目前国内外仅有14例原发于胰腺的PNET[1],并且关于PNET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在此,我们报道另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经过,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HER-2基因表达情况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采用二线方案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培美曲塞500 mg/m2dl、顺铂75 mg/m2 dl,每21天重复1次,≥2周期.分析HER-2表达与其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 全组共接受化疗146周期(中位4周期),其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4例(9.1%),病情稳定22例(50.0%),病情进展18例(40.9%),总有效率(ORR)为10.0%,疾病控制率(DCR)为59.0%.中位PFS为3.6月,中位OS为7.4月.HER-2阳性与阴性表达患者的近期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为血液学毒性,Ⅲ~Ⅳ级血红蛋白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1.4%、20.5%、2.3%;非血液学毒性反应较轻,Ⅰ~Ⅱ级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2.3%,Ⅰ~Ⅱ级脱发、皮疹发生率为43.2%.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有明确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小,患者可耐受.HER-2表达情况对其近期疗效无确切影响.  相似文献   
3.
35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病理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的病理学特点及诊断标准,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2003年3月至2009年5月我科及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PNET患者35例,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检测CD99、FLI-1、Syn、NSE、S-100、NF、Vim在本组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并应用COX回归分析方法对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33例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CD99阳性率为88.57%,FLI-1阳性率为51.43%,FLI-1与CD99联合灵敏度达100%;Vim、Syn、NSE和S-100阳性率分别为91.42%、48.57%、45.71%和22.86%;NF均为阴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年龄因素对生存的影响无差异(P>0.05),而肿瘤的位置(原发肿瘤位于盆腔或中线位、非中线位)以及治疗方式(单纯局部治疗、局部治疗联合全身化疗)对生存的影响有差异(P<0.05).结论 PNET的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可提供诊断依据,免疫组化FLI-1和CD99结合能提高诊断的敏感性,肿瘤的原发位置及治疗方式是影响PNET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IF和CTGF在84例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应用Cox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3年生存率为59.5%(50/84)。MIF和CTGF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P=0.006,P=0.011)和肿瘤的临床分期(P=0.023,P=0.006)密切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MIF和CTGF低表达组较高表达组均有生存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食管癌组织中CTGF表达水平、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食管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CTGF高表达、肿瘤低分化和临床分期较晚与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SCL-90因子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影响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为临床上解决这些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住院恶性肿瘤患者148例进行调查,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均高于常模(P〈0.05),人际关系得分低于常模(P〈0.05)。结论中晚期、不知情、疼痛、诊断初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较差,不同文化水平、性别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用于一线及以上化疗失败后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生存分析。方法:按照制定的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自2016 年3 月至2017 年4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72 例胃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阿帕替尼单药组、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单纯化疗组、阿帕替尼单药组、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48.3%、61.1%和72.0%(P>0.05),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13.8%、16.7%和28.0%(P>0.05)。3~4 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16.8%和24.0%(P>0.05)。以单纯化疗组为对照,其他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93、117(P>0.05)、160 d(P=0.001)。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发现,有无腹水(P=0.041)、TNM分期(P=0.036)及治疗方案(P=0.001)是m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用于一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的缓解率较高,不良反应可控,安全性较好,有可观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7.
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 GS)是一种罕见的由未成熟髓系细胞在髓外浸润而形成的实体瘤.GS可伴发或继发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此类GS称为白血病性GS.GS也可以仅表现为髓外髓系细胞浸润,经体检、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AML的证据,此类GS称为原发性GS或非白血病性GS,原发性GS最终亦可进展为AML.GS的发病率极低,在成年人中为2/10万,在儿童中仅为0.7/10万[1].关于该病的报道多为病例报道,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更是缺乏大样本量的研究,2010年4月我院收治1例原发性GS,本文通过对该患者诊治过程的回顾,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以期加强对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奥沙利铂过敏反应6例及脱敏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的奥沙利铂脱敏方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年我院肿瘤科接受奥沙利铂并发生过敏的6例患者,通过稀释奥沙利铂,从1:10000的小剂量低浓度,逐步增加直至全量,对其进行脱敏化疗。结果5例患者成功脱敏,其中2例又完成了后续3周期脱敏化疗,仅1例出现下肢皮疹、瘙痒,有效率为83.3%。结论稀释低剂量脱敏方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靶向治疗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疗效预测评估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NSCLC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与EGFR-TKI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83例(腺癌67例,非腺癌16例)经吉非替尼或厄罗替尼治疗且疗效可评价的晚期NSCLC患者,有完整的血清CEA检测结果,分析CEA水平与EGFR-TKI药物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血清CEA<5 ng/mL者的有效率(CR+PR)为15.6%(5/32),疾病控制率(CR+PR+SD)为34.4%(11/32);CEA≥5 ng/mL者的有效率为29.4%(15/51),疾病控制率为74.5%(38/51).两组EGFR-TKI治疗的疗效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血清CEA水平高的患者,服用EGFR-TKI药物后疗效更好,而CEA值较低的患者疗效较差.进一步分析血清CEA<5 ng/mL与CEA≥5 ng/mL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发现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水平可作为预测晚期NSCLC患者服用EGFR-TKI药物的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与EGFR-TKI治疗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88例(腺癌69例,非腺癌19例)经吉非替尼或厄罗替尼治疗、疗效可评价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完整的血清CEA检测结果,分析CEA水平与EGFR-TKI药物治疗反应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CEA<5 ng/ml者的有效率(CR+PR)为18.2%(6/33),稳定率(SD)为18.2%(6/33),进展率为63.6%(21/33);CEA≥5 ng/ml者的有效率为30.9%(17/55),稳定率为43.6%(24/55),进展率为25.5%(14/55)。2组EGFR-TKI治疗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血清CEA水平高的患者,服用TKI药物后疗效更好,而较低CEA值的患者效果较差。生存分析结果表明,血清CEA≥5 ng/ml组患者经EGFR-TKI治疗后有更长的无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P=0.019)。结论血清CEA水平可作为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服用EGFR-TKI药物疗效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