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射频技术与CO2激光技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KD618型射频电离综合治疗仪射频技术与CO2激光技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及差异。方法:对19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分组治疗,射频治疗100例,CO2激光治疗98例。结果:前者治愈率93.0%,后者66.3%,经x2检验,二种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射频技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比CO2激光凝固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射叔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具有疗效高,无出血,手术操作简捷,病人痛苦少,伤口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方法及优越性。方法:在鼻内镜下用射频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患者120例。结果:120例病例中116例均一次性治愈,未再发生鼻出血。2例经再次射频治疗后出血停止,2例经射频治疗无效,改用其他方法治疗后未再出血。随访1-2年,无一例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及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具有视野清晰、定位准确、止血可靠、患者痛苦少等优点,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上颌窦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为坏死性息肉致术中大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报告:病人,男,23岁.因右侧鼻塞、涕血2年,加重伴眼球外凸6个月入院.查体:右鼻腔长满新生物,质脆,易出血,向右压迫推挤鼻中隔,致鼻中隔左偏,左鼻道狭窄,通气受阻,鼻咽部窥及有新生物,硬腭完整.CT示右上颌窦占位病变,破坏内侧壁、眶底,突入鼻腔、筛窦、鼻咽.术前取鼻内新生物病理切片(病理号106401)提示:出血坏死组织.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0岁,因"反复鼻塞、流脓涕3年"于2011年09月14日入院,既往有鼻内镜下右上颌窦开放手术史。查体见鼻中隔基本居中;左下鼻甲充血、肥大,1%麻黄碱收缩效果差;左下鼻道、总鼻道、嗅裂及右总鼻道有脓性分泌物,右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连续性黏连致使中鼻道无法窥及。鼻窦CT检查:(1)右上颌窦炎;(2)左下鼻甲肥厚。入院诊断:(1)慢性鼻窦炎(Ⅰ型2期);(2)慢性肥厚性鼻炎;(3)右中鼻道闭锁原因待查。术前准备完善后于局部麻醉(浸有肾上腺素的丁卡因棉片局部表面麻醉+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电视监视下经鼻内镜右中鼻道探查术、右上颌窦开放术、左下鼻甲部分切除及外移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纳吸棉用于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术腔填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鼻内镜手术结束之际,对照组患者采用明胶海绵填塞术腔,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纳吸棉填塞术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鼻腔填塞期间的临床症状和术后随访期间的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鼻腔填塞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头痛、鼻痛等症状均明显轻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率为5.3%,远低于对照组的28.94%(P0.05)。结论纳吸棉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术腔填塞效果良好,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下能较好的处理上颌窦非侵袭性真菌病变,我科运用鼻内镜下改良双径路治疗上颌窦真菌性病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电视监视下纤维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小结95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声带息肉、小结等粘膜病变的摘除以往多在间接喉镜、直接喉镜或支撑喉镜下进行 ,其术式各有优缺点。 1 999年 1~ 9月 ,我们采用光导纤维喉镜 ,在电视监视下对 95例声带息肉、小结手术 ,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95例 ,男 42例 ,女 53例 ;年龄 1 2~55岁。声嘶 1个月~ 5年。其中声带息肉 63例 ,声带小结 32例 ,双侧病变者 2 5例。1 .2 手术方法采用日本产 Olympus ENF- T3型光导纤维喉镜 ,CLH- 2 50型冷光源 ,日本 Sony彩色监视器、录像机、像片打印系统。用 1 %地卡因行鼻腔、咽喉部表面麻醉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对喉癌病人临床疗效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喉功能保全术的喉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2组血液动力学指标、手术情况、应激反应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2组T2、T3、T4、T5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呼吸频率较T1时间点均显著升高,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2、T3、T4、T5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微创气管切开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T'2、T'3、T'4时间点应激反应指标(血糖、皮质醇、IL-6和C反应蛋白)较T'1时间点均显著升高,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2、T'3、T'4时间点应激反应指标(血糖、皮质醇、IL-6和C反应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皮肤凹陷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采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对喉癌病人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减少术中出血以及手术时间,能够有效降低病人应激反应指标和术后不良反应概率,避免术后皮肤凹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帕尼单抗和紫杉醇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头颈肿瘤Ⅱ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复发或转移性头颈肿瘤Ⅱ期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静脉滴注70~100 mg/m2,2次/d,连续静脉滴注3 d;研究组在给予紫杉醇注射液的基础上联合帕尼单抗药物治疗,在第4天给予帕尼单抗注射液治疗,静脉滴注80~85 mg/m2,1次/d。两组均治疗1个月,对比观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存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7%、6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72,P<0.001),研究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2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48,P<0.001)。研究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Ⅰ级1例(2.3%),Ⅱ级1例(2.3%),Ⅲ级1例(2.3%);对照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Ⅰ级5例(11.6%),Ⅱ级3例(7.0%),Ⅲ级3例(7.0%),Ⅳ级1例(2.3%),两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394、6.391、5.125、4.935,P<0.001)。研究组1年的OS、RS分别为93.0%和95.3%,对照组分别为88.4%、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9.26、8.89,P<0.001);研究组3年的OS、RS分别为60.5%和65.1%,对照组分别为55.8%、5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8.57、8.45,P<0.001);治疗后研究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及认知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0.5±4.8)、(80.3±3.8)、(81.5±5.1)、(80.6±4.8)分,对照组分别为(74.2±4.8)、(71.2±3.3)、(71.6±3.8)、(74.3±3.5)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对复发或转移性头颈肿瘤Ⅱ期患者应用帕尼单抗联合紫杉醇的治疗方案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高,生存时间长,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 1996年 5月以来 ,应用鼻内窥镜手术矫正鼻中隔偏曲 ,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1996年 5月~ 2 0 0 0年 5月共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10 8例 ,男 6 8例 ,女 40例 ,年龄 18~ 72 (平均35 )岁。6 2例患者术前曾反复出现大量鼻出血 ,这与本地气候干燥有密切关系 ;46例则伴有鼻塞、流涕、头痛及嗅觉减退等不同症状 ,药物治疗无效。 8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高位偏曲 ,其中并存鼻窦炎 34例 ,过敏性鼻炎 12例 ,鼻息肉伴鼻窦炎 15例。 18例曾在额镜下行传统的“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但高位偏曲矫正不理想 ,以至术后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