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斯氏狸殖吸虫感染多种动物及体内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不同数量斯氏狸殖吸虫囊蚴 ,分别感染大白鼠 ,小白鼠和豚鼠 ,定期解剖观察虫体。方法 :经1 5、30、45、60、75、90、1 1 0和 1 2 5d分别解剖观察虫体在实验动物体内发育 ,分布及虫体检出率。结果 :大鼠在感染 90d后虫体可以逐步发育成熟并产卵 ,而小白鼠和豚鼠体内只能查到童虫阶段。结论 :初步证实大白鼠是斯氏狸殖吸虫的适宜宿主 ,小白鼠和豚鼠体内的虫体全部处于滞育阶段 ,不能发育为成虫  相似文献   
2.
三硝基甲苯中毒性白内障在不同海拔地区发病情况的对比分析朱云声1相振中2贝涛1刘文献1李观钦2刘海喜2常元勋3近年研究表明[1],TNT为一种光化学活性物质,其光化学反应物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活性。由于TNT光激发波长的敏感区域正位于紫外线长波段,从而显...  相似文献   
3.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90例手外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氦氖激光治疗仪照射。对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退时间更短,手功能康复效果更好,P<0.05。结合新理疗技术对受外伤术后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能提高康复质量,减少康复时间,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斯氏狸殖吸虫囊蚴感染实验动物豚鼠,不同时期分别解剖观察虫体发育分布及检出情况,结果在豚鼠体腔、肝、肺及肌肉等部分闰均能查到童虫,未见成虫及虫卵。初步证实豚鼠是斯氏狸殖吸虫的转续宿主,可以用于斯氏狸殖吸虫实验动物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三硝基甲苯 (TNT)亚慢性染毒后 ,大鼠某些生化指标的改变。【方法】 大鼠亚慢性染毒后处死 ,留取肝脏和血清 ,测定有关的生化指标。【结果】 肝脏过氧化氢酶 (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无明显改变。同时 ,血清中脂质过氧化 (LP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铜蓝蛋白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这种变化与已知的过氧化物小体增生剂安妥明引起的改变相类似。【结论】 推测TNT可能为过氧化物小体增生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及丹红注射液联合可吸收生物膜预防肌腱粘连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该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单指屈指肌腱断裂患者110例纳入该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接受生物膜修复肌腱,实验组同时辅以川芎嗪注射液及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在手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手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为76.36%;观察组患者手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为96.36%。与对照组对比,该院发现实验组手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及丹红注射液联合可吸收生物膜可有效预防肌腱粘连,促进手部肌腱功能恢复,是一种良好的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斯氏狸殖吸虫囊蚴经口感染大鼠30天,从体腔、肝、肌肉等部位检出发育不同程度的童虫,60 天时,在肝、肺等处有虫囊形成,至90天多数虫体发育成熟。结果表明。斯氏狸殖吸虫在大鼠体内多部位寄生且 发育成熟,并对寄生部位产生不同程度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检测斯氏肺吸虫抗体简便易行的方法。方法 采用斑点酶免疫试验(EIA)检测斯氏肺吸虫患者和病鼠血清。结果 斯氏肺吸虫患者和病鼠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2.9%和68.2%。同时观察了实验动物在感染前后血清中抗体的变化,结果在感染后第1周即开始出现阳性,第4周阳性率达90%以上,持续至10周。结论 斑点EIA用于斯氏肺吸虫病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作为有用的实验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检测旋毛虫病抗体的简便易行方法。方法采用皮内试验(ID)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检测感染旋毛虫病豚鼠。结果二种方法阳性率均为100%。结论二种方法对旋毛虫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均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A加强四氯化碳对大鼠肝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知肝脏Kupfer细胞功能状态与某些肝脏毒物毒作用关系的研究,是近来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1]。本方法参考Elsisi法[2]建立Kupfer细胞功能活化动物模型,探讨其在四氯化碳致肝脏的毒性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主要试剂:维生素A(VA):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