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军卫一号检验联机数据采集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1概述Saturno上所做的项目对应于“军卫一号”的检验报告系统为“生“军卫一号”提供的检验联机数据采集系统是通过底层串行通信直化检验”一类检验申请,其数据库中每1标本的检验结果数据的格式接将检验数据进行传输,但是底层通信存在着不同型号的机器的数据格和“军卫一号”的  相似文献   
2.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是指外伤后数小时(一般4~14h)脑组织广泛肿大或膨胀。本病病死率极高,目前无理想救治手段,主要采取保守和综合疗法。随着CT及MRI在临床上的应用,本病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我们从1995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此类病人3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5~67岁,平均年龄37.6岁。车祸伤28例,高处坠落伤6例,重物打击伤2例。受伤后立即昏迷者17例,出现中间清醒期后再昏迷者11例。伤后4~6h昏迷者8例。入院后一侧瞳孔散大者10例,双侧瞳孔散大者5例,呼吸不规则、躁动、去大脑强直者7例。入院时GSC记分3-5分23例,6-9分11  相似文献   
3.
对冲性侧裂区脑挫裂伤往往病情危重,发展快,病残(死)率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4年1月至2006年1月间收治的31例侧裂区脑挫裂伤病例,并将其伤后临床表现及早期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因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而被广泛应用,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3年6月采用微创锥颅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3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对我院1988年1月~1991年5月住院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76例,其中男54例,女22例,年龄15~67岁,住院时间10~81天,均使用过强的松、最大剂量40mg/d,用药时间均小于4周。共发生医院感染18例,其中上感10例,急性肠炎3例,浅部真菌感染3例,尿路感染1例,皮肤疖肿1例,医院感染病人的住院天数明显延长,平均住院天数40.78±16.85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院系统、规范的组织了教学查房,经过不断探索、总结、改善查房流程和有关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尽管教学查房涉及的人员比较多,但显而易见,教学查房主持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教学查房工作。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上矢状窦破裂手术风险较大,处理不好可危及患者生命。本文总结我院1996年10月至2002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上矢状窦破裂3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低颅脑外伤后双瞳孔散大(外伤所致原发性动眼神经受损及低血压所致不在此统计范畴内)患者的死亡率和提高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39例双瞳孔散大患者行急症手术,术前给予脱水药物,术后给予ICU监护,并控制中枢性高热,维持通气及改善缺氧,其余患者行保守治疗。结果:良好5例,中残9例,重残11例,植物生存11例,家属放弃治疗10例,死亡15例。结论:救治生存率逐年提高,但植物生存概率较高。影响预后因素与开始手术时间的快慢、瞳孔散大的速度、受伤部位及年龄大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治疗复发性硬膜下积液20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硬膜下积液首次治疗多以钴孔引流为主,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引流效果不佳,复发率很高。我科自2002年2月至2007年1月治疗复发性硬膜下积液20例,采用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方法厦经验。方法 本组男28例,女10例,年龄3~72岁。GCS评分3分9例,4分13例、5分16例,按迅速判明伤情,明确颅脑伤程度以及伴发伤部位和程度,按A、B、C原则实施急救、陕速超量给予甘露醇以降颅压,除有休克等危及患者生命的合并伤外,应优先处理颅脑伤.及时充分开颅减压及清除血肿,密切监护及时处理合并伤。结果 本组死亡17例,死亡率为44.7%,生存者GOS评分,恢复良好8例、中残5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l例。结论 采用综合救治特重型颅脑损伤能达到有效提高其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