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自制腕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对脑瘫患儿腕关节背屈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 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55例,根据就诊时间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带自制音乐卡通腕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用于提高患儿训练趣味性和依从性。于训练前(治疗前)和训练1个月后(治疗后),采用腕关节背屈关节活动度(ROM)和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分别评估2组患儿的ROM和精细运动功能。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FMFM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FMFM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腕关节背屈ROM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总有效率8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配带自制腕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有效地改善脑瘫患儿腕关节背屈活动范围和精细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按摩配合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康复功能训练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针灸按摩配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高压氧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ADL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按摩配合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较单纯高压氧治疗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并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刺激配合作业疗法诱发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腕关节背屈功能的疗效。方法将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功能训练基础上,采用穴位刺激配合作业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作业治疗,治疗7、20d时进行腕关节背屈活动度测量,对比疗效。结果治疗7、20d时,观察组患儿腕关节活动度扩大范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疗法穴位刺激与作业疗法相结合,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腕关节背屈功能改善优于单纯作业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熥疗与超短波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腰背肌筋膜炎患者51例,其中男29例,女22例,全部病例均采用中医熥疗和超短波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3 d、7 d、10 d、1个月5个时间点分别进行VAS疼痛评分、JOA下腰痛评价量表以及腰椎活动度评定。所有病例治疗后随诊1~3年,平均1.9年,并记录随访1年、2年、3年的VAS评分对腰部疼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有改善,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熥疗结合超短波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口腔癌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评价,观察其与口腔癌患者早期吞咽障碍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确诊并手术治疗的口腔癌患者124例,经口腔修复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及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VFSS)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评价吞咽障碍效果。根据成功随访3个月的95例患者是否能够完全经口进食,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64例)和预后不良组(31例)。通过VFSS检查记录相关观察指标,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各VFSS参数与早期吞咽障碍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洼田饮水试验与VFSS检查检测效能比较,一致性较高(Kappa = 0.710,P < 0.05)。预后不良组患者3 mL液体、10 mL半固体、10 cm3固体检测口腔传送时间、咽延迟时间、咽传送时间均长于预后良好组(P < 0.05);预后不良组患者3 mL液体、10 mL半固体检测舌骨上抬幅度大于预后良好组(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 mL液体口腔传送时间、咽延迟时间、咽传送时间(OR值分别为1.466、1.743、4.315,P值分别为0.011、0.030、0.003)与吞咽障碍预后不良有关。结论 VFSS是观察口腔癌患者是否发生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口腔癌患者术后VFSS相关参数(如3 mL液体口腔传送时间、咽延迟时间、咽传送时间)与其早期吞咽障碍预后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腕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腕背屈能力训练中应用的依从性。方法 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瘫康复中心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作业疗法,观察组在常规作业疗法训练中,结合佩戴自制腕关节康复训练装置于患手腕关节上方,1个月为1个疗程。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和患儿家长满意度。依从性评分转换为依从率,依从率又分为三个水平,低(50%)、中(50%~75%)、高(75%)。结果观察组高依从率为45.7%(21/46),显著高于对照组23.1%(12/52),低依从率为15.2%(7/46),显著低于对照组48.1%(2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率为71.7%(33/46),显著高于对照组42.3%(2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腕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在脑瘫患儿的作业治疗中,可激发患儿康复训练的兴趣,提高患儿对康复的依从性和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运动疗法配合点穴诱发脑瘫患儿爬行个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病历摘要病例1:董×,女,13个月,就诊日期:2003年3月31日。患儿系胎龄7个月早产儿,出生时体重1900 g,有窒息史和黄疸史,溶血2次。查体:患儿四肢及躯干肌张力均高,各肌角角度均明显小于正常,呈硬直性翻身,不能独坐,各方保护性伸展反应(-),不能爬行及手膝位保持,扶站时屈髋、膝过伸、明显尖足,扶走时呈交叉步态,智能发育与同龄儿相比无明显落后。诊断为小儿脑性瘫痪(中度、痉挛性双瘫)。先进行近2个月正确、规范的康复训练,如躯干的旋转、坐位保持与平衡、手膝位保持与平衡等训练,每日功能训练2次,每次45 min,四肢及躯干肌张力明显降低,翻身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雷火灸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采用雷火灸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对照组内服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NIH-CPSI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5.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CPS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雷火灸结合半导体激光能显著减轻Ⅲb型前列腺炎的症状,是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予针灸联合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评估随访2周后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随访2周后的便秘症状总积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浆胃肠激素水平变化,评价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进行为期2周的随访,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00%VS 76.00%,P0.05);治疗2周及随访2周后,两组患者的便秘症状总积分逐渐降低(P0.05),且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排便周期长、粪质干硬、排便不畅、舌质紫暗及脉细涩共5项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血浆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血浆P物质(SP)、胃动素(MTI)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以上指标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联合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卒中后便秘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便秘等症状,纠正其胃肠激素水平紊乱,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理筋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软骨磁共振T2信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予以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电针联合理筋手法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4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相关细胞因子(IL-6、IL-1β、TNFsR-Ⅰ、TNFsR-Ⅱ、TNF-α、Apelin)水平变化情况,同时采用WOMAC骨关节炎评分、VA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关节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软骨T2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6、IL-1β、TNFsR-Ⅰ、TNFsR-Ⅱ、TNF-α、Apelin水平、WOMAC总评分、VAS评分及髌骨、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胫骨内侧髁、胫骨外侧髁、股骨关节面、胫骨关节面浅层及深层T2值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血清IL-6、IL-1β、TNFsR-Ⅰ、TNF-α、Apelin水平、WOMAC总评分、VAS评分及髌骨、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胫骨内侧髁、胫骨外侧髁、股骨关节面、胫骨关节面浅层及深层T2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TNFsR-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P0.05。结论:电针联合理筋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与机体对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有关;软骨磁共振T2信号可作为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病变的评估指标,对病情预后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