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谢黎崖  张黎静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260-126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与氟伐他汀 (来适可 )对高胆固醇血症病人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 0例高胆固醇血症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组 5 0例和氟伐他汀组 5 0例 ,治疗 6周后观察比较。结果 阿托伐他汀及氟伐他汀均能明显降低TC、TG、LDL C水平 (P <0 0 1或P <0 0 5 ) ,阿托伐他汀降TC、TG、LDL C的作用强于氟伐他汀 (P <0 0 5 ) ,两药均能升高HDL C水平 (P <0 0 5 ) ,但两组比较未达到显著差异 (P >0 0 5 )。两药不良反应均比较小 ,耐受性好。结论 阿托伐他汀降TC、TG、LDL C的作用优于氟伐他汀 ,但升高HDL C水平相似 ,两药均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载羟基喜树碱的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质。方法:以PLA为成膜材料,采用改良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羟基喜树碱的聚乳酸微球并优化制备工艺;对载药微球进行表征;超声介导下进行载药微球的体外释药试验。结果:微球粒径在1~7μm,大小均一;羟基喜树碱浓度在10mg.mL-1下,载药微球包封率为62.2%,载药量为1.69%;药物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以PLA为成膜材料可制得具有较高包封率的羟基喜树碱微球,有望实现降低羟基喜树碱给药量、减少不良反应,提高靶向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壳聚糖纳米粒(MMC—CS-NPs)对H22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小鼠H22肝癌细胞实体瘤模型进行体内抑瘤实验,观察荷瘤动物的生长情况,并测定肿瘤生长抑制率;肿瘤组织病理学切片行HE染色以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MMC-CS-NPs对小鼠的H22实体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2.23%、66.93%、80.91%,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各剂量组对肿瘤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肿瘤细胞大量变性坏死。结论MMC-CS-NPs具有较强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与丝裂霉素针剂相比其抑瘤率更高,且与剂量有关,并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更为持久。  相似文献   
4.
大蒜素注射液引起静脉炎及其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黎崖  卓素联 《海峡药学》2005,17(1):110-111
本文通过时我院临床上应用大蒜素注射液发生静脉炎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研究其处理对策.以供临床使用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谢黎崖  张真  黄鑫 《中国药师》2010,13(8):1138-1139
目的:优选芒果止咳合剂的处方配比。方法:制备不同配比的芒果止咳合剂分为A、B、C组,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采用小鼠镇咳试验法及小鼠耳廓肿胀法,以咳嗽潜伏期、每分钟咳嗽次数和耳廓肿胀度为考察指标考察各组镇咳抗炎的效果。结果:与阴性组相比,A、B、C组对小鼠咳嗽潜伏期有显著延长作用(P〈0.05或0.01),对小鼠每分钟咳嗽次数有显著减少作用(P〈0.01),对小鼠耳廓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或0.01)。结论:3种配比芒果止咳合剂均有镇咳和抗炎作用,其中C组的镇咳作用最强,B组和C组的抗炎作用最强,故C组配比可作为芒果止咳合剂的最优配比。  相似文献   
6.
陈月  谢黎崖 《海峡药学》2003,15(5):125-126
目的 了解某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提高该类药物的用药合理性。方法 查阅本院2003年1~6月份心血管内科门诊处方,对使用口服抗血压药的处方采用DDDs分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以调查口服抗血压药的利用情况及用药特点。结果 在用药品种上钙离子拮抗剂出现的频率最大,单个药品中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美托洛尔使用频次最多,占主要地位,其次是吲哒帕胺。结论 该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利用基本合理。开发国产的新型长效口服抗高压药是防治高血压病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以及各种不同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近年来发展的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8.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提高抗菌药物在儿科应用的合理性。方法:从我院2003年7~12月的门诊儿科处方中抽取1840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3.8%,其中联合用药占抗菌药物总使用率的25.03%。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新型抗菌药物应用广泛,合理用药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9.
6401份全肠外营养液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全肠外营养液(TPN)的使用情况,以提高TPN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的TPN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PN总共使用6 401份,主要集中在普外科、新生儿科、肿瘤外科、肝胆外科、重症监护室和胸心外科。结论:我院临床使用TPN基本合理、规范,但是存在部分问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0.
大蒜素注射液与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大蒜素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将5种配伍液放置在室温下(20~22℃),在6h内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微粒数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蒜素的含量变化。结果:5种配伍液在6h内外观与pH值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含量变化较为平稳,而微粒数增长速度较快。结论:大蒜素注射液可以与5种输液配伍,配伍后应尽快输注,而且大蒜素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最为稳定,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最不稳定,建议临床应用中尽可能不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