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临床医疗上胆囊和胃肠道内压力检测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自制的换能器,利用导管内泵入气体测量胆囊和胃肠道内的压力。结果:自制的换能器能简便、直现、准确地测量出胆囊和胃肠道中的静态压强,精确度可达0.1cm水柱。结论:补偿式体内压力换能器能够用于测定消化系统内部不同器官、不同部位的静态压强。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3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病因,致病菌的变迁,早期诊断,抗菌素的选择和手术时机的把握等因素。方法:对1999年1月-2002年10月住院的38例IE患者进行分析。男23例,女15例,平均年龄32岁,病因包括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病术后,瓣膜脱垂等。内科治疗31例,均应用二联抗菌素治疗,手术7例,结果:分析显示,IE有逐年增加趋势,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的诱因,IE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其次为草绿色链球菌,内科治愈29例,手术治疗7例,死亡2例,随访3月-12月,未见复发,结论:对IE患者应早期诊断,选择有效的抗菌素是降低IE病死率的关键。对抗菌素治疗效果欠佳的IE者,且感染累及瓣膜,超声心动图(UCG)发现赘生物大于1cm,非致命性栓塞者,进行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者,考虑尽早手术治疗,并就重视心脏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在青霉素提炼时,用破乳剂“Lp-1231”代PPB(溴代十五烷吡啶)的一项工艺改进。先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p”(主要成份:亚油酸钠)代PPB在发酵液中去除蛋白质作前处理。在醋酸丁酯酸性萃取分离时,再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231”(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代PPB去乳化。经大量生产数据验证结果,可解决因用PPB影响发酵菌体残渣的三废处理。同时,由于阴、阳离子复配混合使用,可使溶媒萃取时破乳显效,减少阳离子用量,提高产品质量,节省后步脱色炭的用量,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引进Technicon自动分析仪(Auto AnalyzerⅡ)用于测定抗生素在发酵过程中氨氮和无机磷二项参数的代谢情况。在整个流程中溶液需经透析以除去高分子蛋白质之类杂质,这类标准透析膜国内目前尚无定型产品,需从国外进口。为考虑今后长期货源问题,减少外汇支出,故上海第三制药厂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无机分析教研组共同研究了一种新品种——改性粘胶膜作为透析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片剂对良性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7例良性室性早搏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47);治疗组予以门冬氨酸钾镁片剂2片/次,每日3次,对照组予以维生素B 110mg/次,每日3次,共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室性早搏显著减少,自觉症状明显减轻(P<0.01).结论门冬氨酸钾镁片剂对良性室性早搏具有明确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CRP及IL-6检测在老年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性疾病,其主要的致病因素是细菌和病毒,感染本病时C反应蛋白(CRP)参与免疫应答,是机体内重要的抗炎介质之一。本文对老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相蛋白CRP及参与触发CRP产生的IL-6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老年性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全血快速CRP分析仪(Quick Rend CRP)检测老年性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及同龄健康体查者血清中IL—6、CRP的含量。结果 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较,IL—6含量无明显增高,无显著性差异;CRP含量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IL—6、CRP含量均无明显增高,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老年性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者,根椐其血清中CRP含量的增加,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2001年、2003年妇科普查结果分析,了解我校女职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探讨和改进卫生预防保健措施。方法 通过普查,对2001年、2003年我校女职工健康状况进行追踪观察。对2001年发现的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治疗及预防,并与2003年普查情况比较。结果 两次普查共查出妇科疾病8种,在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和预防。2003年普查时上述疾病患病率较2001年下降。结论 加强社区综合卫生预防保健措施,发挥学校和家庭在卫生预防保健中的积极作用,对防治妇科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