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2.
目的 研究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9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将口服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45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口服左旋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的45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昼夜血压水平、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24h平均舒张压(DBP)、24h平均收缩压(SB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h平均DBP、24h平均SB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与心理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采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环磷腺苷葡胺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6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常规组和环磷腺苷葡胺组,各48例。常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莫雷西嗪;环磷腺苷葡胺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3周后对比两组心率变异性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环磷腺苷葡胺组全程每5分钟NN期间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NN期间的标准差(SDNN)、全部相邻NN之差的均方根(RMSSD)高于常规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可以改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