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某医专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石家庄市某医专1040名学生采用《2016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1040份,回收有效问卷952份,有效回收率为91.5%。该校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4.9%。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43.6%、12.6%和31.5%。具备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素养的比例分别为56.6%、23.4%、16.4%、80.5%、21.3%和35.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年龄越大健康素养水平越高(OR=1.743,95%CI:1.169~2.598);城市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农村学生(OR=2.161,95%CI:1.399~3.337);独生子女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OR=1.534,95%CI:1.017~2.314)。结论该校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低,年龄、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是该校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高秋菊  谢佳新  程可 《现代预防医学》2014,(16):2967-2969,2989
目的评价卫生学兵细菌性痢疾(菌痢)相关知识态度的院校短期培训效果,为院校培训方式和内容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方法,对某部卫生学兵1 498名进行菌痢相关知识态度的基线调查,后对其进行院校相关医学知识的短期培训干预,干预后对1 361名卫生学兵再进行知识态度现况调查,用SPSS16.0进行干预效果的统计分析。结果 (1)干预后卫生学兵对菌痢多数知识题的正确回答率、态度期望回答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但提高的程度尚不够理想,如细菌性痢疾的传染源干预前为16.29%,干预后为18.30%,菌痢的易感人群干预前为14.42%,干预后为30.20%,菌痢的高发季节干预前为8.21%,干预后为22.34%等。(2)干预后卫生学兵对细菌性痢疾相关知识、态度的得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3)细菌性痢疾知识方面,干预后~60分组的人数及百分构成较干预前明显减少,80分~的人数及百分构成较干预前明显增多(P0.01);细菌性痢疾态度方面,干预后期望分值6080分的人数及百分构成较干预前明显减少,80分~组的人数及百分构成较干预前明显增多(P0.01)。结论通过院校培训,细菌性痢疾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得以提高,态度得到正确引导,但尚需对其知识框架结构进行系统培训,以增强其防病能力和到基层部队的健康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us,HBV)感染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重要原因,全球每年由于HBV慢性感染引起的肝硬化、肝细胞癌死亡患者超过47万人。本文主要对乙肝病毒的相关变异及与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异常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转归及预后密切相关, 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疾病的性别差异, 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AR基因第1外显子CAG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 STR)与AR转录调节活性存在负相关性, 影响靶蛋白合成与生物学功能, 在前列腺癌、乳腺癌、膀胱癌、肝癌、子宫内膜癌等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对目前AR基因CAG STR与常见肿瘤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为进一步探索AR导致相关肿瘤高发和性别差异作用机制和筛选肿瘤高危人群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部队院校干部身体健康现状和主要健康问题,为制定健康管理策略和促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该校320名干部进行全面健康状况检查,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存在体检项目异常的干部共221人(69.06%),未检出任何异常项目的健康干部为99人(30.94%)。疾病或异常项目检出率前5位依次是:脂代谢异常(25.31%)、高尿酸血症(20.31%)、甲状腺结节病变(16.25%)、脂肪肝(9.06%)、超重或肥胖(8.13%)。脂代谢异常、甲状腺结节病变、高尿酸血症在不同年龄段干部中检出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6~45岁男性与46~60岁女性为甲状腺结节病变的高发人群。结论与生活、行为方式有关的脂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等已成为影响该部队院校干部健康的主要疾病。甲状腺结节病变为本次体检中新发现的检出率较高疾病,可能与该校驻地饮用水中碘含量低有关。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健康教育,对该人群生活行为方式进行干预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聚合酶编码基因进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聚合酶PA、PB1和PB2编码基因的进化规律。方法:从NCBI流感病毒基因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行株的PA、PB1和PB2聚合酶编码基因序列以及人、猪和禽流感病毒相应的参考序列,采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比对和修剪此次流行株的代表序列及所有参考株序列并构建系统树,再比对和修剪此次流行株的代表序列及人A/H1N1病毒各年代(1918~2008年)参考序列并构建系统树,同时比对此次流行株的代表序列及人A/H1N1各年代(1918~2008年)参考序列编码PB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结果:不同地区分离的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聚合酶PA、PB1和PB2编码基因均具有高度同源性,并聚集在一个独特的进化支上,与猪流感病毒对应基因接近。三者均与2005年美国爱荷华州分离的人A/H1N1病毒基因(A/Iowa/CEID23/2005/H1N1)具有高度的相似性。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5年美国爱荷华州流行的H1N1 (DQ889682)病毒PB2蛋白第627位氨基酸与禽类流感病毒相同,均为谷氨酸,而与其他人A/H1N1 (1918~2008年)病毒的赖氨酸不同。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聚合酶基因可能来源于2005年美国爱荷华州分离的人A/H1N1病毒,禽流感病毒可能参与了聚合酶基因的重排过程。  相似文献   
7.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重组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2009年流行的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全序列的基因重组现象。方法:从NCBI基因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全基因组序列,采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 4.0)软件对8条基因序列进行拼接和比对,分析2009年爆发株与历史流行株序列间的同源性;同时采用Simplot 3.5.1软件分析新型流感病毒A/H1N1基因重组现象。结果:2009年3月以来爆发的新型A/H1N1病毒株聚合酶B1(polymerase B1,PB1)基因来自于人H3N2,其同源性为93.7%;聚合酶B2 (polymerase B2,PB2)和聚合酶A (polymerase A,PA)与禽H5N1同源性较高,同源性分别为89.0%、89.9%;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和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与北美地区猪H1N1同源性较高,同源性分别为91.7%、93.1%和93.1%;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和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P)与欧洲地区猪H1N1同源性较高,同源性分别为90.5%、95.5%。全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2009年新型A/H1N1病毒与北美地区猪H1N1病毒同源性最高,为83.9%。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是人H3N2、北美地区猪H1N1、欧洲地区猪H1N1、禽H5N1的基因重排病毒。  相似文献   
8.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进化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A)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与世界各地不同年代分离的A/H1N1代表株HA基因的进化关系。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A/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序列以及以往流行的人、猪和禽的A/H1N1亚型流感病毒参考序列,采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分别比较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与北美地区、欧洲地区、亚洲地区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结果:不同时期人A/H1N1亚型流感病毒代表株HA基因进化分析显示:2009年新型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与1976~2007年北美地区分离的7株人A/H1N1亚型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欧洲和亚洲地区的同源性较低。不同种属间A/H1N1亚型流感病毒HA基因进化分析显示:2009年新型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与1998和2007年北美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的HA基因进化关系较近,与欧洲及亚洲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及A/H1N1禽流感病毒进化关系较远。氨基酸比对结果显示2009年新型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要抗原位点与北美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相近,与欧洲和亚洲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及人类流感病毒疫苗株相比变化较大。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可能是北美地区甲型H1N1猪流感病毒长期进化并与该地区人A/H1N1流感病毒部分基因片段重排的结果,对人H1N1甲型流感病毒疫苗可能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F-κB1和NF-κBIα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易患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方法检测乙肝表抗阳性HCC患者、慢性肝炎患者(CHB)、健康对照组的NF-κB1和NF-κBIα基因多态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综合分析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及各位点基因型与肝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HCC组中NF-κB1 ATTG2/ATTG2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OR=2.21, 95%CI 1.25~3.88);以同时携带各位点野生型携带者为参照,健康对照组中同时携带NF-κB1 ATTG2/ATTG2基因型和NF-κBIα GG基因型的个体患肝癌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OR=2.94,95%CI 1.03~8.44);携带NF-κB1 ATTG2/ATTG2基因型的肝炎患者患肝癌的危险性增高(OR=2.31,95%CI 1.22~4.3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肝癌的危险性是女性的2.01倍(95%CI 1.19~3.41);吸烟者患肝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79倍(95%CI 1.04~3.07);饮酒者患肝癌的危险性是不饮酒者的2.58倍(95%CI 1.50~4.43); NF-κB1 ATTG2/ ATTG2基因型携带者患肝癌的危险性是野生型NF-κB1 ATTG1/ ATTG1携带者的2.17倍(95%CI 1.23~3.85)。结论:NF-κB1 ATTG2/ATTG2基因型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与NF-κBIα的GG基因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性别、吸烟、饮酒也是肝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军校士官学员、学兵流行性感冒(流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为针对性地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结合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军校107名士官学员和215名学兵进行流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调查。结果学员和学兵对流感知识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介于28.04%~100.00%和2.79%~94.88%之间;态度期望回答率分别介于84.11%~98.13%和63.72%~95.81%之间;行为期望回答率分别介于21.50%~98.13%和15.35%~95.35%之间。学员流感知识、态度和行为分值明显高于学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64、4.294、4.698,P0.01)。80分以上学员人数明显多于学兵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43、15.851、24.668,P0.01)。学员和学兵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是互联网,其次是广播电视、课堂讲授。结论军校士官学员流感认知水平普遍好于学兵,但掌握尚不够理想,应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教育,端正其态度、引导其行为,确保其掌握更准确的知识,以维护广大基层官兵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